切换主题
写在前面
一、英文工具站基础介绍
1.1 网站的常见类型 @ChatGPT
1.2 工具站的特点和分类 @ChatGPT
1.3 为什么要做英文工具站 @刘小排
1.4 中国工具出海时间线 @非洲水手
二、英文工具站的变现方式
2.1 纯广告变现 @亦仁
2.2 广告 + 付费订阅变现 @亦仁
2.3 先免费后付费变现 @静水流深
2.4 资本变现 @静水流深
三、如何挖掘英文工具站需求
3.1 高成功率创意需要满足的条件 @刘小排
3.2 方法一:原生 idea ★★★★★ @刘小排
3.3 方法二:抄竞品做出差异化 ★★★★ @刘小排
3.4 方法三:通过关键词挖掘需求 ★★★
3.5 方式四:通过痛点挖掘需求 ★★★ @亦仁
3.6 方式五:围绕平台挖掘需求 ★★★ @Seep
3.7 方式六:围绕自身需求拓展 ★★★
3.8 方式七:通过排行榜挖掘需求 ★★★ @非洲水手
3.9 方式八:个性化需求定制 ★★ @刘小排
3.10 重点关注: ChatGPT 相关工具站需求挖掘 @三林 🔥
四、如何分析一个英文工具站
4.1 如何分析网站流量 @Leevege
4.1.1 流量
4.1.2 流量来源 @阿彪
4.1.2.1 搜索流量
4.1.2.2 直接流量
4.1.2.3 引荐流量
4.1.2.4 社交流量
4.1.3 跳出率
4.1.4 转化率
4.2 如何分析定价策略 @壹树
4.2.1 为用户价值定价,而不是自己的成本
4.2.2 服务好 20% 的用户
4.2.3 定一个价格锚点
4.2.4 订阅模式,有那么一点点黑
4.2.5 涨价是最好的增长方式
五、如何在竞品之间做差异化 @Cathy
5.1 产品研发角度
5.2 运营推广角度
5.3 案例一:CM Launcher
5.4 案例二:vvv
六、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 @Cathy
6.1 测试期
6.2 推广期
6.3 稳定期或衰退期
七、如何快速做出工具产品
7.1 如何快速做出工具产品 MVP @刘小排
7.1.1 如何两天内做出 MVP
7.2.1 如何半天内做出 MVP
7.2 如何借助 ChatGPT 搭建工具产品 @AUDI 🔥
八、如何为英文工具站获取流量/冷启动
8.1 玩法一:TikTok 引流 @Harevy
8.2 玩法二:请测评网站测评引流 @亦仁
8.3 玩法三:Instagram 引流 @阿武
8.3.1 批量账号引流法
8.3.2 Follow Like 涨粉法
8.3.3 子母账号涨粉法
8.4 玩法四:利用工具批量制作教程引流 @Muthon
8.5 玩法五:SEO 引流@Lebron @小孟*
8.6 玩法六:工具产品投放 @非洲水手
8.6.1 营销方法
8.6.2 投放前准备
8.6.3 具体投放流程
8.6.4 数据分析
九、如何搭建用户收益模型?@罗玲(:D)
十、广告收益分析 @哥飞
10.1 Adsense 产品类型
10.2 哪个国家的钱好赚
10.3 哪种出价类型更高价
10.4 广告定位方式
10.5 每百万 PV 广告费
十一、做英文工具站有哪些注意事项
11.1 招人坑 @颜过
11.2 业务流程坑 @颜过
11.3 支付坑(大坑)@颜过
11.4 图标图像坑 @颜过
11.5 推广坑 @颜过
11.6 一直失败怎么办 @刘小排
十二、英文工具站案例分享
12.1 ChatGPT 相关工具站案例
案例一:通过航海实战挖掘到 ChatGPT 工具需求 @AUDI
案例二:通过 ChatGPT 开发上线 Chrome 插件 @易焘
案例三:全自动,真批量——ChatGPT 超级写手机器人 1.0 @渣渣浩
案例四:AI 程序的变现项目基础思考 @Hyman
12.2 其他工具站案例
案例一:网页版扫域名工具:秋玉米 @哥飞
案例二:面向程序员的代码聚合网站 @哥飞
案例三:Pinterest/Fancy 图片网站 @哥飞
案例四:上传图片,生成链接 @亦仁
案例五:一键导出 Shopify 店铺数据,借此数据开通新 Shopify 店铺的插件 @壹树
案例六:围绕 PDF 制作相关小工具 @颜过
案例七:Instagram 中的中间件 @Seep
案例八:各大酒店协议代码集合网站 @静水流深
案例九:旅游网站 @静水流深
案例十:Drobox 同步盘扩容,做中间商 @真武
案例十一:GMass 定制化发送活动邮件 @阿杰
案例十二:清除社交网络历史不当内容工具 Scrubber @麻瓜小小
案例十三:卖 Notion 模板赚了 5w 美金 @infinity
案例十四:动态资料静态化,有需求资料网页化 @阿杰
案例十五:无限流量的内容农场 @阿杰
案例十六:多语系工具站 @阿杰
案例十七:海外促销折扣站 @比浪 Bel
内容出品人:壹树、新字号、罗玲(:D)、Seep、真武、Cathy、Harevy、Muthon、颜过、静水流深、阿杰、麻瓜小小、infinity、阿武、Lebron @小孟*、哥飞、Leevege、阿彪、刘小排、比浪 Belone、三林、子木、ChatGPT、TIGER、AUDI、非洲水手、易焘、渣渣浩、Hyman
手册出品方:生财有术团队
出品时间:2023 年 8 月 18 日
手册使用说明:内容出品人排名不分先后。本文旨在向你展示一个项目的更多可能性,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实操。
建议:如果需要快速定位到精确内容,可以使用快捷键 Ctrl + F/Command + F 的形式,搜索「关键字/词」,查找你想要的内容。
写在前面
💡
欢迎大家来到 ChatGPT+海外工具 | 实战手册,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这里见面很多次。
本次航海的目标,在 21 天时间内,了解海外市场的不同玩法,并以 ChatGPT 赛道方向为主,开启自己的 ChatGPT 海外工具之路。
首先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本次手册是在 5 月航海|ChatGPT+海外工具|实战手册的基础上制作而成,新增内容主要为上一期航海的高手分享内容、新的 ChatGPT 和 AI 相关的案例。由于内容篇幅较长,所以我们把整个手册分为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工具站的相关信息,下篇主要讲案例。如果你是上一期的船员,更建议跳转至下篇,查看案例。
由于海外市场的玩法非常之多,没有办法用一种或几种归类方向教大家怎么做,我们主要是通过案例合集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各种各样的思路。在英文工具站开发方面,我们为大家找到了比较具体且适合新人快速上手的操作方法,通过 MVP 测试和 ChatGPT 辅助开发,帮助大家开启最小化创业之旅。
关于新增内容,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跳转:
7.3 深度解析 ChatPAN:基于语料的 AI 聊天工具的设计与落地过程
八、如何利用工具快速完成产品上线
13.2 其它 ChatGPT 相关案例
13.4 其它 AI 新增案例
在新增内容的筛选和确定上,我们的核心考虑点是,目前 ChatGPT 和 AI 属于大热阶段,大家如果能借助 ChatGPT 或者基于 ChatGPT 做一些事情,将大大提高产品开发效能,或是赶上时代浪潮提高成功率。
在内容上,我们依旧采用了之前航海手册的生产方式,在生财有术星球收集该主题的精华、干货帖和高手分享,通过拆分重组,最终形成我们的实战手册。
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大家展示出这个项目中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不同圈友们的经验后,能够从更多维度、更多人的视角中了解这个项目,从而更清晰地看到一个项目在从零到一过程中的各种路径及玩法。
总体来说,本次手册共新增了一百多颗粒度比较粗的案例,有 69 个「ChatGPT」相关的案例,和 84 个 AI 相关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给到你一些启发。
手册怎么用?
前文有提到,手册是用来给大家提供海外市场赚钱需求的挖掘和工具站开发思路。因此,不仅需要你带着「发现一个年入百万的赚钱英文工具站」的目标,在手册里的各个模块里找到称手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需要你亲自下场,用 MVP 思维和效能工具打造出一个真实的工具站,尝试用最高效率跑通最小闭环,并快速拿到市场和用户反馈,促使赚钱的结果发生。
手册中,我们大多摘录了重点内容,帮助大家过滤不重要的信息,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大家备注了所有内容的「内容来源」链接,大家可以点击跳转至原帖中寻找答案。
以下内容由生财有术联合圈友制作而成,仅供航海船员以及生财有术星球圈友学习使用。
同时也欢迎圈友们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反馈,与我们共同完善,可与鱼丸(yuwan387)反馈修改建议~
**一、英文工具站基础介绍 **
💡
章节概要
工具站,用英文表达即是 Web Tool 或 Web SaaS,是指通过网站提供的在线工具或服务。
本章节,我们从网站的常见类型、工具站的特点和分类,以及为什么要做英文工具站,为大家开启本次航海实战的第一步。
为什么选择工具站?因为它可以满足您从用户需求挖掘定位到达成变现的全流程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挖掘需求、打造细分且差异化的产品、增加流量,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创收。
1.1 网站的常见类型 @ChatGPT
本节内容来自 ChatGPT 的辅助:
概括来说:
工具站:提供特定工具或服务的网站,例如搜索引擎、在线存储空间或翻译工具。
内容站:提供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内容的网站,例如新闻门户网站、博客或社交媒体网站。
电商站:提供商业服务或产品的网站,例如独立站官网或在线市场。
社区站:允许用户互相连接、互动和分享内容的网站,例如论坛、社交网络或博客平台。
教育站:提供教育资源、在线课程和学习工具的网站,例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博客或教育机构官网。
娱乐站:提供娱乐内容、游戏和视频的网站,例如在线电影、游戏网站或音乐平台。
新闻站:提供最新新闻、事件和评论的网站,例如新闻门户网站、博客或媒体网站。
……
我们经常看到上述类型的网站,但在本次实战中,我们主要关注工具站。为什么选择工具站?因为它可以满足您从用户需求挖掘定位到达成变现的全流程需求。
1.2 工具站的特点和分类 @ChatGPT
本节内容来自 ChatGPT 的辅助:
通常来说,做一个商业成功和用户满意的在线工具型网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用户需求: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
用户体验:注重用户体验,保证界面简洁、使用方便。
功能强大:提供强大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采用高效、稳定的技术实现,以保证网站稳定性。
数据安全:采用高安全性技术,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市场营销: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吸引用户使用。
客户支持:提供优质的客户支持,解决用户的问题。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不断改进网站。
首先,做一个产品,首要的把握了用户需求,本手册第三章将是重头戏:如何系统性的挖掘英文站需求,有方法有实操有工具有诀窍。
工具站提供好用的工具,帮助用户解决某些需求,如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万年历、IP 信息查询等。
工具站的具体分类,举例来说:
邮件营销工具:如 Mailchimp、Constant Contact、AWeber 等
项目管理工具:如 Asana、Trello、Basecamp 等
网站分析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Mixpanel、Heap Analytics 等
在线支付工具:如 PayPal、Stripe、Square 等
在线图片编辑工具:如 Canva、Piktochart、Visme 等
在线文档协作工具:如 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365、Zoho Docs 等
在线客服工具:如 Intercom、Zendesk、Freshdesk 等
在线表单工具:如 Typeform、Google Forms、JotForm 等
这些大多都是知名的产品,而作为个人或者小团队开发者,我们更需要瞄准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所谓的「Micro SaaS」,Micro SaaS 是一种小型的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产品。它通常是一个简单、易用的互联网工具,可以解决特定的业务需求。
与传统的 SaaS 不同,Micro SaaS 通常更加专注于某一特定方面,并且价格更加实惠。开发 Micro SaaS 产品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简单易用的解决方案。
工具类网站开发完成之后,日常维护花费的精力比较少,可以自动运行。而且如果工具做得的确好用,用户会自己记住网址或者放入书签以备以后访问。
1.3 为什么要做英文工具站 @刘小排
为什么需要从海外网站(英文工具站)开始呢?
因为做海外网站,最快。比做其他形态的产品,要快出很多。
做iOS、Android的App很慢。首先,它们编码过程比做网页复杂,编码能力要求也更高;其次,上线还需要打包、提交审核,审核还可能不通过,时间成本很高。 如果你做的是国内App,那就更慢了,你还需要花3个月的时间拿到软件著作权证书,才能够上架国内的应用商店。 更讨厌的是,当你想修复小bug,你不得不重新发版,用户还得升级安装的App才能使用,这会严重拖累你发布bugfix的效率。
做国内网站,也很慢,你需要域名备案。域名备案,周期大约是1~3周。如果你是在一些要求特别严格的城市比如北京,备案还经常被打回。
做微信小程序,比上面两个略好,但也慢。 它的问题是:微信小程序开源生态不够大,有很多轮子需要我们自己造,难以直接引入开源代码加速我们的编码过程。
做海外网站是最快的。它不需要软件著作权证书、不需要域名备案、不需要应用商店审核、软件有更新的时候用户不需要重新下载App。代码放到Github仓库里,通过Github Action做CI/CD,实现一提交代码就立即自动上线的效果,开发体验倍爽。
需要指出的是,“从网站开始”,不意味着你的产品永远都是一个网站。 只不过MVP阶段是网站而已,当你接受到足够多的用户数据反馈之后,你再去为它做微信小程序、iOS App,永远都不迟。
内容来源:《写给独立开发者:如何快速做出产品MVP》
二、英文工具站的变现方式
💡
章节概要
英文工具站的主要变现方式,甚至是这类工具性的产品,比如工具类的 App,他们的变现方式通常有四种:
✅ 纯广告变现
✅ 广告变现+付费订阅变现
✅ 免费后付费变现
✅ 资本变现
下文主要以工具类 App 的案例,来向你介绍如何在海外市场变现的几种玩法。
2.1 纯广告变现 @亦仁
由于工具品类的特殊性,用户使用次数和停留时长远比不上泛娱乐类产品,在早期 Google play 平台政策未调整的时候,纯工具类的变现基本上就是 "饱和式变现"(借用刘鹏老师公众号提到的名词,我觉得是高度概括了)。
既除在应用内要给用户每一步操作都精妙地设计广告场景之外,还高度依赖进程活跃,主动创造 "用户使用场景",让用户不用打开 APP,让用户被动使用产品功能 + 广告,增大广告曝光频率。
典型的场景有:
锁屏场景,用户充电的时候、用户正常锁屏的时候弹出广告
应用锁场景,主动引导用户设置常用应用打开密码,用户只要打开应用,就会弹出密码键盘+广告
通话场景,用户正常拨接电话的时候弹出
如此暴力的变现方式,对于纯工具类出海公司而言,随着 18 年 Google play 的政策逐渐缩紧开始,一去不复返了,多家出海公司还因为被 Google play 下架产品。
这里提一句,如果被 Google play 下架产品,Android 基本上很小几率能在海外翻盘,因为 Google play 技术,能甄别出开发者试图搞成马甲包卷土重来的账户,然后以 "账户关联到触犯 Google play 政策的账户" 为由,封停开发者账户下架产品,而一旦产品被下架,主流的海外广告平台(admob/Facebook 等),均不会再返回广告,收入几乎可以一夜归零。
所以很多出海公司,在国外折戟后,在 19 年年初纷纷回国,将海外这套打法全盘复制到国内,由于缺少了像 Google play 这样子的平台监管,于是也一样行得通,混得风生水起。
2.2 广告 + 付费订阅变现 @亦仁
随着 Google play 政策的收紧,广告+付费订阅慢慢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成为趋势,其核心本质就是找到那批愿意付费的用户,让他们掏钱付费,让不愿意付费的用户看广告。如果早期没有用户画像,不知道什么类型的用户才乐意付费,就粗暴点让所有用户都走一遍付费流程,拒绝付费的用户再走一遍广告流程,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用户体验,再通过 ABtest 测试不断调优,最终达到 LTV 最大值。广告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聚合工具找到最合适的广告来源来进行广告调优。 聚合的作用是把最高的收益的广告挑选出来推送给用户,为每次的展示选择最优 eCPM,以此来增加广告填充,获取更高的广告收益。 付费订阅方面,其 LTV= 新增用户数订阅率支付率*续费次数。其实无论 Google play 还是 appstore 在很早之前就一直鼓励开发者用这个模式,但是也是在这一两年,我才感觉到这个模式对中国的出海开发者才开始热起来,我建议工具类的产品,尝试订阅,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有免费试用周期,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享受产品服务,最终锁定更多的高价值用户
对比单次购买的模式,降低了单次支付的金额,但是后续订阅有自动续费功能,主动帮用户续费,最终整体LTV会比单次收费来得高很多。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轻享栏目:出海工具怎么玩》
除了上文这些关于订阅模式的讲解以外,亦仁之前也分享过一段关于订阅模式的解释,这里摘录过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原文查看全文。
在当下,订阅模式已经超出了本身最初的狭窄定义,广泛适用于各个商业细分领域之中。在出海行业,可以看到,这一商业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工具类变现中。 在5家增长之星中,喜马拉雅、蓝城兄弟和 WPS Office 都采用了订阅的商业模式。尽管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中有所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订阅模式很好地拓宽了其应用原本的边界。 以 WPS Office 为例,WPS Office COO 章庆元在接受 Morketing Global 采访时谈到,“会员订阅已成为 WPS 越来越依仗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的基础是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以及适用于不同用户人群的本地化内容服务。我们在海外市场正不断探索如模板服务、H5 海报制作等轻度编辑的产品,我们相信这是 WPS 正确的发展方向。” WPS Office 作为一款办公类的工具应用,其基础功能,如文字处理、制作图表等功能会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但如果 WPS Office 的业务仅仅停留在这些基础功能上,很容易落入到其他工具类应用存在的变现困局中。传统的工具类 App 很难带来用户粘度,这大大限制了商业变现模式的可能性。 订阅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用户黏度的手段。 WPS Office 的订阅模式提供了大量创意类模板等轻度编辑产品,吸引用户进行订阅。而这将使得用户对应用的使用频次大大提升,使用应用的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此基础上,WPS Office 可以开展社群运营,奖励生产优质内容的用户,从而延展了 WPS Office 的边界。”
内容来源:《订阅模式让出海工具获得新生》
2.3 先免费后付费变现 @静水流深
利用提供免费的服务,收集用户,进行后续变现,以下是我们的网站:
https://realfavicongenerator.net/api/
很多人估计会觉得这个网站又没广告又免费难道为爱发电吗?
其实不然,人家变现的地方在这里,申请他们的API要提交邮箱,后续可以推送其他服务进行变现。
2.4 资本变现 @静水流深
如果真海外流量变现,一定要有 adsense 帐号,这是一切的保底收入。打算认真创业就正儿八经注册一家公司,真正最赚钱的事情是卖公司,而不是公司的业务赚钱,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
(BLOCKCHAIR)这家对加密货币提供优质服务的网站,技术牛逼以及服务体验好,就是没收费的东西,人家为什么免费?
因为只需要做口碑获取用户数,在资本市场出售公司的股权进行融资即可,因为这样的网站只要用户基数增加,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没办法变现的,所以资本一定抢着投资这样的公司。
还有下面的这个案例(IP 数据定位与服务),利用免费的服务收集到大数据,利用积累的数据商业化定制服务变现。
内容来源:《12月9日《英文工具站,你没见过的那些案例》@静水流深》
三、如何挖掘英文工具站需求
💡
章节概要
如何挖掘需求,如何在市面上的英文工具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如何找到一个能赚钱的需求等等。这些是本次航海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为了让大家的需求挖掘之旅变得有迹可循,我们找了星球里挖掘需求的高手,摘录了他们在挖掘需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玩法。
圈友刘小排认为,一个高成功率 idea 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并由此总结了五种常见的方法,以及备注了相应的成功概率。
本章节我们将参考刘小排的分类形式,并补充进了其他需求挖掘高手的更多方法(因此数量不仅五种):
✅原生idea ★★★★★
✅抄竞品做出差异化 ★★★★
✅通过关键词挖掘需求 ★★★
✅通过痛点挖掘需求 ★★★
✅通过围绕平台挖掘需求 ★★★
✅通过围绕自身需求拓展需求 ★★★
✅个性化需求定制 ★★
✅生造的需求往往是误区 ★
希望这些思路和玩法,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一个能赚钱的英文工具站。甚至是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挖掘出在海外市场上的赚钱需求,进而发现一个可以长期赚钱的机会。
3.1 高成功率创意需要满足的条件 @刘小排
在我看来,一个高成功率的产品idea,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有真实需求存在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是直面竞争,你也能比对手做得好
你能坚持下去,尤其是早期缺乏正反馈的时候
我们按照这三个条件,来构思寻找产品idea的方法。
我一共总结了五种常见的方法,他们的成功概率递减。(我的个人观点)
它们分别是:
1)原生idea ★★★★★
2)抄成功竞品,然后做出差异化的价值点 ★★★★
3)分析搜索关键词,找到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
4)有人愿意预付费找你定制某个需求,然后你将它产品化 ★★★
5)生造的idea ★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idea》
3.2方法一:原生idea ★★★★★ @刘小排
英文原名“organic idea”。这是硅谷创业界最推崇的方式,被众多科技界创投界大佬认可。
“organic idea”的意思是—— 解决你自己遇到的问题,你自己就是它的用户,你会每天使用自己的产品。
这个词似乎最早出现在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的文章中。
他说,构思产品idea的动词,应该是“注意到”,而不是“想到”。
The verb you want to be using with respect to startup ideas is not "think up" but "notice." At YC we call ideas that grow naturally out of the founders' own experiences "organic" startup ideas. The most successful startups almost all begin this way.
“我注意到,有这么一个问题,可以这么来解决” 而不是 “我想到了一个创业idea”。
原文链接 http://paulgraham.com/startupideas.html
其他版本的表述还包括——
硅谷科技创业圈最著名的话:eat your own dog food, 吃自己的狗粮。(意思是,你需要是你自己产品的用户)。这句话在过去50年的时间内,被无数公司无数大牛引用。
世界最顶尖的独立开发者Peter Levels 在自己的著作《Make》中说: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find ideas from solving your own problems . 在书中,他还建议大家每天记录3个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一周以后,你就有21个产品idea了。
世界上有很多创业成功的公司,是这套方法论的产物。
苹果公司,起家于组装个人电脑,给谁用?给自己用。这是沃兹的个人爱好。
Facebook,最初是小扎自己想用的一个小网站,给学校女生打分的用的,产品名叫"hot-or-not"
AirBnB,最初是创始人没钱交房租,开始做租床位的生意,提供租空气床垫(Air Bed)和早餐(Breakfast)的服务,这也是AirBnB名字的由来 —— Air Bed and Breakfast
BuiltWith,对,就是最近挺火、全公司只有1个人、每年收入1400万美元那个产品。最初也是来自于创始人自己的需求。创始人经常看到别人的产品,想知道这个产品是用什么技术栈做出来的,然后就自己做了个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一个更近的。生财有术,最初是亦仁想找一个供创业者交流的社区,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社区,于是自己建了一个。
再说一个接地气的,nomadlist.com ,Peter Levels自己是个数字游民,想知道全世界有哪些城市适合数字游民居住,所以自己做了一个Excel表格。Peter偶尔发现,自己的表格被有很多人传阅,才决定把它产品化。 后来,世界上出现了无数创业公司,拿着更多的钱、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想要山寨它,但都没有人能打败它。 因为 Peter 本人才是最懂数字游民需求的人,这个产品,解决的是他自己的需求。
这套方法论为什么成功率会高呢?因为它完全符合我们刚才说的三个条件:
有真实需求存在。这个需求,它就是来自于你自己。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你自己有痛点,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发现市面上其他方案都不能满足你,你最懂你需要什么。 如果有一天,别人觊觎你的成功,想要山寨你,你作为专家,你也并不怕。
你能坚持下去。 为什么能坚持?因为你自己就是它的用户,你自己由衷地希望把它变得更好。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idea》
3.3 方法二:抄竞品做出差异化 ★★★★ @刘小排
对于大部分生财有术圈友来说,这是我最推荐的方法。它的优势在于: 成功的竞品,已经帮你验证过,市场一定存在、这条路一定能走通。
生财有术是一个创业案例宝库,其中有大量的实操经验,大家都完全可以从模仿开始,然后不断去优化、去做出差异点。
“抄”,听上去好像不怎么高端。不高端又怎么样,实用就行。
我们举一些成功公司的案例。
Google怎么来的?Google是世界上第11个搜索引擎,它先抄了别的搜索引擎,然后引入了PageRank算法,让搜索结果排序更加合理,从而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
百度是怎么来的?抄的Google,然后做出了差异化的价值,比如最早百度主打的是“更懂中文”。
腾讯怎么来的?它抄了一款在当时颇为成功的聊天软件ICQ,改名叫做OICQ(再后来改名为QQ)。QQ比ICQ提供的差异化的价值,那可多了去了,产品体验比原版ICQ好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后来,腾讯又做了微信,嗯,大家应该知道,微信这个idea,也并不是原创的。
再比如,优酷、滴滴、微博、淘宝、抖音……他们都是从“抄”开始、再做出差异化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功。例子太多了,不一而足。
这套方法论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的劣势也很明显,至少包括以下两点,请大家注意:
你的差异化价值是什么?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你抄原版,你能否比原版更懂用户需求呢?你能像QQ一样,做出来比原版ICQ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流量渠道吗?
当然,这套方法论也有问题。它最大的问题是: 你怎么知道,你自己的需求,别人也需要呢?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并不存在成功率为100%的创业方法。 我们只能说,用这个方法,创业成功率会别其他方法高一些。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idea》
3.4 方法三:通过关键词挖掘需求 ★★★
用户的需求会通过关键词的方式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出来,比如:
我在某平台留下了对某个产品的吐槽;
我在搜索引擎上面搜索了某个问题;
……
以上这些行为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记录,同时也会从数据层面反映出用户的一些潜在需求。那么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了解关键词呢?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用户的关键词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会在哪些地方留下关键词?
用户是如何搜索关键词的(或者说带着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去搜索关键词)?
知道了这些以后,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搜索引擎,关于搜索引擎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有价值的关键词呢?
3.4.1 用户的关键词如何产生
互联网上,只要有用户交互的地方,一定会留下用户的痕迹,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而我们站在需求挖掘的角度上,用户留下痕迹的地方就是我们该去探索和挖掘的地方。
以用户在 Amazon 上面为例:
用户搜索了某个关键词,Amazon 会记录下来,再打开页面会直接给该用户推荐相关产品;
用户浏览(在线时间)或收藏了哪个商品,Amazon 也会记录下来,以便后面分析用户喜好;
用户购买或评论了某个商品,也会被记录下来,后续 Amazon 会根据情况给 listing 更多流量;
Amazon 还会抓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或其他信息,并推荐相关商品。
上述所说的用户轨迹其实就是我们分析用户需求的依据,这些用户行为 Amazon(或其他第三方工具,如卖家精灵等)都会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些数据中抽丝剥茧,从不同维度指标中验证我们的目标需求是否存在。
内容来源:《航海实战|Google | 付费插件|实战手册 》
3.4.2 用户如何搜索关键词
站在普通用户层面,他们是不会直接搜索核心关键词的,更多的是直接描述需求(包含核心关键词的长尾关键词)。
如,我现在想 Google 一个送给父亲的礼物,一般搜索的关键词是:
适合送给父亲的礼物有哪些?
送父亲什么(烟、酒、手表、剃须刀等)比较好?
给退休父亲的生日礼物送什么比较好?
这些都是站在用户的需求角度去考虑搜索什么关键词,有一个相对万能的公式可以参考一下(顺序可以打乱):核心关键词+需求动词(名词)+疑问词
而获取这些需求长尾词,除了第三方工具还有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就是利用搜索引擎的下拉框和尾部的相关搜索框,都是用户需求最直接的体现。
内容来源:《Google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3.4.4 关键词挖掘的具体实操 **
3.4.4.1 简单上手关键词挖掘 @三林
给圈友分享我的经验。第一步:框定母词。
首先我们要基于研究的对象:TikTok ,还是 YouTube,抑或 Tesla 等,确定一系列的母词,比如 tiktok,我会选用:tiktok video、tiktok live、tiktok shop、tiktok fans 等圈定大范围。
接着:
第二步:拓词!通『 谷歌关键词规划师』等第三方工具,发现相关搜索词。
第三步:清洗,再度拓词。再度查询关键词流量。
第四步:对搜索结果二次分组,统计具体哪些「关键词」的流量具备代表性。
第五步:筛选有价值的关键词,并定向研究具体的产品/服务承接。收录到自己的「项目库」或「需求池」。充分的调研、评估过后,再决定是否要做相关产品。
3.4.4.2 有哪些好用的拓词方法
1)通过下拉框寻找关键词 @TIGER
有时候我们在 Google/Youtube 搜索关键词的时候会出现下拉框,这是一个寻找热门词以及长尾词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所有的数据都是会根据 Google 本身算法筛查过的,相关性既强,热度又高。是一个拓展新流量业务极好的选词方法。
这次分享以 Google 举例,放回国内会有多个场景可以使用同样思路。
技巧:你可以在目标关键词前加上星号(), 它的作用类似“通配符”(“wildcard”)。可以搜索出更多的相关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竞争度小,搜索潜力却巨大。(在 Youtube 中直接以开头搜索不会被识别为通配符,需要先输入关键词,再在前面添加*)如图显示了我以“TikTok”为例如何寻找潜在的热门搜索词。
在 google 按我上面的方法搜索热门相关搜索词之后,蹦出来的第一条是,How to go live on TikTok(如何在 TikTok 上直播)
这个词搜索之后的首页,蹦出了相关的一模一样名称的解说式视频,标题就是用的一模一样的搜索关键词。
点进去可以发现,这个视频的观看量是在一百五十万次。
进一步点进主页后发现,该博主平均的视频流量在几万,而这个一百五十万次访问的视频则是这个博主的最大一个爆款,可以说她的大多数粉丝都和这个视频引流相关, 该博主也有了 20 多万粉丝。
就此,通过分析搜索词进而挖掘出来了一个靠此搜索流量而火的 Youtube 频道博主(当然她也有通过TikTok 导流) 以上案例呢,仅仅是我用此方法给大家的举个例子,告诉大家如何应用这种搜索技巧来寻找需求,或者寻找别人的成功案例。
内容来源:《Google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2)拓词工具之 Google 关键词规划师 @三林
这是 Google Ads 谷歌广告平台的后台功能,可以直接用谷歌账号注册,免费开启使用,菜单「工具和设置-规划」里可以找到「关键词规划师」。
进入「关键词规划师」,两个功能入口:一个偏「拓词」发现新词。一个偏「查词」查询流量的。
在「发现新关键词」栏目,搜索一个「关键词」便可产出更多的相关词,以及每个词的每月搜索量、广告点击出价预估等。(此功能最终还是服务广告投放的,但不妨我们用于需求挖掘的调研),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拓词」。初筛后,再次拓词,所谓「二阶拓词」,往往一个母词,可以拓词出一千左右的词, 一两千的核心母词,可以扩展出百万的带搜索量的词也并不少见。
3)拓词工具之 Ahrefs 关键词查询 @三林
Ahrefs 在海外站点的 SEO 方面很专业。Ahrefs 也有关键词发现(keyword explorer)栏目,但不同于 Google 关键词规划师,其更多的是精准匹配的定向研究某个具体的关键词,数据颗粒度很细,比如 tiktok video downloader 这单一关键词的数据概述:
「直接匹配」了哪些相关词:
其他相关词建议:同样需求的词,可以下载导出作为「关键词」再次拓词。
Ahrefs 很好用很专业,去某淘租一个共享账号玩玩。快速上手体验。
另外一个 SEO 工具「similarweb」也有关键词分析板块,但我认为其数据量不够多,并不好用,但查一个网站的访问量,similarweb 是比 ahrefs 更准确的。
4)拓词工具之 光年-谷歌关键词分析工具 @三林
此工具由国内做流量增长的咨询公司「光年实验室」出品,亮点在于:批量查询和多维度数据导出,如果数据量很大,光靠网页版是不够用的,得申请谷歌关键词 API。(同根同源,数据同样是来自谷歌关键词规划师)。
内容来源:《以 TikTok 举例,如何发现海外产品的生财机会 ?》
3.4.4.3 拓词后如何处理关键词 @TIGER
拿到觉得靠谱的热门词之后,一般需要做如下的几个步骤:
1)看这个热门词的搜索具体频次
有的热门词,比方说 YouTube,这种搜索上亿次的词组导致衍生需求也会非常的多,比如说 Youtube to mp3 之类的,单单这一子类的搜索量就高达每月千万。头部几个简单的工具站可以通过关键词 seo做到每月过亿流量。 但是有的词组,主词可能搜索量就不高,靠走量做这个关键词的业务价值就不一定会高。 可用工具:Google Ads Keyword Planner(关键词规划师),Ahrefs、Semrush、Keywords Everywhere等第三方服务。
2)看竞争对手
好的机会,往往不是说你发现这个地方有多大的流量,而是要选流量既大,竞争对手也不那么强的领域。
无论是希望做新网站,还是做新 Youtube 频道。首先要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你看到了某热门的关键词或关键字,别人也会看到。
Youtube 频道的话,直接把该关键词对应推荐出来的几个频道做分析,看对面的粉丝量和制作水准。
做独立站吸引流量的话,首先分析排在 Google 首页前十名网站的外链量,域名权重等等。进而分析自己有没有实力去超过他。
在这里,查看对方的外链也可以用另一个小技巧。 「另一个小技巧」直接在google搜索栏输入 link:xxxxx.com
这样会搜索出来这个网站的大部分外链,当然如果想要更精准一些的数据,可以参考使用Ahrefs的服务。
内容来源:《Google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3.4.4.4 关键词挖掘的技巧补充 @三林
关于母词,要多且准。母词的数量建议在「四位数」,数千个母词,可以拓词出数十万到百万的词。 而精准很关键,否则容易拓词出不相干的结果,筛选成本变高了。比如「Tiktok」容易拓词出一些大网红的名字,这些词在拓词时要先删掉。
那我们可以从哪里找母词?分享三点:
1)从目标网站挖掘:比如网站首页、关于我们等页面人工整理关键词,比如 Slogan、 页面描述、Metawords、底部导航菜单命名。 描述业务的词,越全越好。
2)找母词的角度:自己所处行业,那就头脑风暴开始。包括不局限于:直接相关词、行业相关词、人均相关词。
3)从广告投放词:来用作关键词母词,也是特别好的。 Ahrefs 上了一个新功能「付费关键词」,即可以查询一个网站所投放的关键词,这个太强了。你想啊,人家愿意按点击付费购买的关键词,能不精准吗~ 下图以 Shein 举例:Ahrefs 共收录了7.4 万个关键词,可过滤导出进一步筛选。
总结一下:
通过 Google 的搜索大数据,直接反映用户真正的需求。关键词研究若对一个行业需要更全面、耐心的挖词、选词。我介绍的是通过工具快速上手的方式。围绕 Tiktok 是如此,试试其他产品方向呢?比如据说最新估值 1000 亿美金的 Shein ,又有哪些周边机会可以做呢。
平台在变,可用户的需求具备延续性,若能在新兴平台提前布局相关服务,不失为分到一杯羹。比如 Instagram/YouTube 下载站的经验,在 Tiktok 上再来一遍。
通过 Google 搜索平台关键词研究,发现用户需求/产品机会,我称之为「生财机会」。关键词研究很有意思,你会发现:居然人们在这样搜索一个词;当你去搜索这些词,惊奇:我靠,居然还能这么做。关键词研究的运用场景很多,不止是用在需求发现和 SEO/SEM,还可以用于内容生产维度参考、信息流投放、舆情监控、KOL挖掘等。
内容来源:《以 TikTok 举例,如何发现海外产品的生财机会 ?》
3.5 方式四:通过痛点挖掘需求 ★★★ @亦仁
痛点挖掘有很多种方式: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从自己所在行业或者所关心话题出发,从互联网巨头周边出发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常用的挖掘痛点方式是从互联网巨头产品周边挖掘出一些痛点。对于任何一个大的互联网产品,都有很多产品需求点
1.巨头考虑后不做,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服务(新榜),微信小程序的导航(爱范儿)。
2.巨头没考虑到,一些很小众的需求,巨头没关注到,即使关注到也不太会为了 1% 的人的需求去影响 99% 人的体验,比如允许同时在手机上开两个微信 APP。
而这些被有意或者无意忽视的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满足这些用户需求,就能获得这部分用户,体量并不一定小。 而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巨头周边都有若干产品和创业公司活的很好,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这次分享的是如何从 Instagram 上找到真实痛点和产品机会,同样的思路可以用在 Facebook、WhatsApp、Bitcoin、Snapchat、微信、微博上。
**3.5.1 挖掘痛点 **
我们先 Google 搜索『Instagram』,在 Google 的下拉框和推荐搜索词提示了下面几组词
除了 instagram download 其他词看起来都很普通。
Google 这个词看看有什么机会,搜索发现有以下几组关键词
除了最后两个词『instagram download video』、『 instagram download pictures』,其余的搜索官方都已经满足了需求。
**3.5.2 确认痛点 **
难道在 Instagram 上下载图片和视频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吗?
果然,在网页 Instagram 上确实无法右键保存别人上传的图片,右键另存为的功能被限制了。这个限制其实很常见,很多网站包括知乎,出于版权保护或者其他目的,限制了直接在站内复制文本或者保存图片。 这就像, 使用微信时,收到朋友发来的语音,想转发给其他人,却发现不被支持。
Instagram 的这一设置,也许就难倒了 90% 以上的普通用户。但事实上确实会有这样下载图片和视频的需求,这个痛点真实、有效,围绕这个痛点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能不能赚到钱?还不清晰,继续往下 Google。
3.5.3 挖掘现有的产品
继续 Google『instagram download pictures』,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出现了 6 个解决此痛点的小工具。
**3.5.4 商业模式研究 **
点开排名第一的网站,功能和模式都比较简单,直接通过输入 Instagram图片的链接就可以将图片直接下载下来,盈利方式是 Google Adsense 广告系统。
用 SimilarWeb(网站流量数据统计插件)查一下,每月 120 万访问量,每日 4 万访问量。 按照千次访问 2 美元的收入来估算,此网站估计每天收入 80 美元,每个月收入 2400 美元,每年收入 28800 美元,约人民币 20 万元。 不错,相当于一个白领一年的收入了!
挖掘到此,痛点真实且需求量不小,有成熟的产品上线了,是不错的机会。
内容来源:《通过Google挖掘细分市场的一个案例》
3.6 方式五:围绕平台挖掘需求 ★★★ @Seep
看了亦仁老师这篇 《通过 Google 挖掘细分市场的一个案例》的文章,动手实践了一下。找到了一个围绕 Instagram 赚美元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网站名叫 linktr.ee,网站的创始人 Alex Zaccaria 利用这个简单的网站,每年赚到大约 200 万美元。据 Alex 说,linktr.ee 在启动时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于营销推广,完全是靠自然传播获取用户的。
Instagram 有一个 “one link policy”,即在 Instagram 中,你是无法在你发的帖子中或其他任何地方放置链接的,唯一能够让你放置链接的地方只有你个人 profile 处的网站。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你的粉丝可以通过不同的链接跳转到不同的 landing page 是无法实现的(FB 广告投放除外)。这个对于很多 IG 上的网红和商家来说很不友好。比如很多商家有自己的 Amazon 店铺、独立站,网红需要给不同的雇主带货、宣传,他们希望他们的粉丝能够跳转到不同的地方,而 IG 的政策限制了他们这样的行为。而 linktr.ee 就是抓住这个痛点。
linktr.ee 本质上就是一个 landing page,它帮助你生成中间页的网站,在中间页中你可以放不同网站的跳转链接,实现让你的粉丝跳转到不同的地方。linktr.ee 的 PRO 版,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数据追踪和页面装饰功能,帮助这些有烦恼的 IG 用户更好的追踪链接的效果和突出自身的品牌特色。
linktr.ee 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它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用户购买它的 PRO 版。
内容来源:《围绕Instagram赚美元的案例》
3.7 方式六:围绕自身需求拓展 ★★★
3.7.1 dropbox 扩容案例 @真武
空手套白狼,使用 dropbox 赚了 1 万美元。
dropbox 是一个国外最早的同步盘服务,注册一个账号会有 2G 的免费空间。
邀请一个朋友注册,你和你的朋友会再得 1G 的空间,上限总容量是 18G,换句话说,你得邀请 16 个好友。
但好多人不愿意麻烦朋友,我自己有扩容的需求,就在万能的淘宝上花几元钱购买了一个扩容服务,其实商家也是通过虚拟机自动化完成的。
后来我一想,自己有这个需求,可能别人也有,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将目光移到了海外,国外有一个网站,叫 fiverr.com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是 5 美元,每成交一笔,网站抽成 1 美元,我就在这个网站发布了 dropbox 扩容和卖现号的服务,标价 5 美元,成本是几元人民币。
接到订单让淘宝的商家去做,一单能赚 20 元左右,每天能轻松接个好几单。
内容来源:《空手套白狼,使用dropbox赚了1万美元》
3.7.2 simunlock 手机解锁案例 @静水流深
有个东西叫手机解锁,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明白,国外买手机都可以签合约,当然中国也有。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是返话费,机器你可以插任意只要支持制式的卡使用,国外是直接很低的价格给你用,但是得给我签一般两年的合同,这两年里你每个月的话费得满足最低要求,而且必须只能使用对应签约公司的 SIM 卡,插其他的卡直接变砖机。
两年后提交你的 IMEI,官方给你解锁这部手机,你这个时候才可以随便插入任何电信公司的 SIM 卡正常使用,以及你可以把号码转到其他公司去,结束合同或者签约新的合同,换新手机再次延续上面的操作。
大家应该记得一开始 iPhone4 出来的时候,说什么老美只要 99 美元,中国却要五千块纯是断章取义。你要知道当时一般背后的合同都是每个月 50 美元左右的最低消费,24 个月起步,最后算一下谁便宜?
因为这样,所以就催生了一个行业,叫手机解锁 ——simunlock,这个词搜索量很大,并且谷歌上不少商家在投放广告:
我选择了一家提供 iPhone 解锁服务的商家,这家我以前用过,他们是提供货真价实的解锁服务,这里随便找了一个比较主流的 iPhone12 作为测试,然后他们给了报价:
99 美元解锁,而咸鱼还有一些国内的渠道,价格远低很多(咸鱼上的过低标价未必是正确标价价格):
前面我们看见有人投放谷歌的 Adwords 广告做竞价排名,确定这个生意一定是存在并且还是赚钱的,这里我们发现了巨大的差价空间,估计有很多做跨境电商的朋友就看出来了,一个简单的 Shopify 即可实现之前那些解锁网站的功能,完全可以当作一个虚拟物品提供服务的跨境电商来运作。
我们可以更加简单抽象地做无本生意:Ebay 上貌似没有人提供解锁服务:
Fiverr 上更离谱,要么没有,要么 150 美元:
只要你把解锁服务作为商品,并且提供相关关键词作为吸引人的标题发布上去,就可以自然获客了,而你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当这边接到了老外的解锁请求,然后找一个国内提供解锁服务的商家处理,赚取不错的差价。哪怕解锁不了,退钱即可,你也没任何损失。多数时候,你的利润率超过 100%。
具体找哪几家国内提供解锁的服务商比较好?咸鱼、淘宝多看看,包括国内知名的找果科技,前提是你一定要亲手去尝试这个项目。任何项目你不动手就是个零,哪怕项目再好。
内容来源:《3个单人就能做的赚钱案例,告诉你怎么通过互联网在海外淘金?》
3.8 方式七:个性化需求定制 ★★ @刘小排
有人愿意预付费找你定制某个需求,这是非常好的模式。
码叔在生财有术做过分享,这正是他的方法。 他从6月自学Google插件开发以来,半年时间已经变现了好几十万,他的方法可以复制。他总是从定制需求开始,从来不自己生造一个idea。
某人有个需求,知道码叔会编程,就付费让码叔定制开发。然后,码叔就想办法把它产品化,卖给更多的人。
十年前,我在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主业是接欧美软件外包,但是高明的老板,从一早就意识到了这套思路。既然有客户愿意花钱让我们做,那我们何不试试把它标准化,卖给其他客户呢? 他们也时不时推出一些小型的SaaS产品,有些也取得了小成。
(这家公司叫重庆诺怀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到今天也还在运转,我是它的一个小股东)
国际上更著名的案例是Typeform和Basecamp,他们最初都是软件外包公司,然后从客户的需求中,找到了共性需求,再将之产品化。以下是创始人的原话。
生财有术有很多独立开发者,经常会接到付费定制开发的需求。 大家完全可以组织起来,去发掘其中产品化的机会。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idea》
3.9 注意事项:生造的需求往往是误区 ★ @刘小排
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论,通过生造idea获得成功的公司,屈指可数。
把它列到这里,是希望跟大家提个醒。
下次,当你脑海里冒出一个天外飞仙的想法“我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用户在哪里?谁愿意付费?
最好骗的人,是你自己。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生造idea搞得很嗨。千万别轻易爱上自己的想法。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idea》
四、如何分析一个英文工具站
💡
章节概要
如何分析一个英文工具站的流量,如何思考一个英文工具站的定价策略,这是做英文工具站比较重要的两个问题。
在流量分析部分,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流量、流量来源、跳出率和转化率的定义。
所谓流量,就是用户的访问情况;
所谓流量来源,一共有四种:搜索流量、直接流量、引荐流量和社交流量;
所谓跳出率,指用户在进入网页后,没有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就关闭网页的行为的比率;
所谓转化率,指用户从进入网站到最后设定的目标占所有进入网站用户的比率;
在定价分析部分,给大家分享了 5 种思路,它们没有逻辑顺序,只是一些供大家参考的注意事项:
为用户价值定价,而不是自己的成本;
服务好 20% 的用户;
定一个价格锚点;
订阅模式,有那么一点点黑;
涨价是最好的增长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圈友分享的个人经验,大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数据分析和定价分析不止有一种思考逻辑。
4.1 如何分析网站流量 @Leevege
一般衡量网页表现的维度和指标大体可以分四点看:流量、流量来源、跳出率和转化率。深入的维度或者指标基本上都是从这四个里面衍生出来的,让我们一个个拆开来看。
4.1.1 流量
流量一般分为 PV(页面访问量)和 UV(独立访客量)。如果一个用户在多个页面间产生浏览行为,这样的数据就会被记录成多个 PV 和一个 UV ,任何时候 PV 都是大于等于 UV 的。我们看到的 similar web 里的页面平均访问量(每次访问页数)就是 PV/UV ,这个数值和平均页面访问时长一样,是衡量用户粘性的一个可选指标,越大越好。
Similar Web 对于 Google 的分析,可以看到用户浏览谷歌通常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与一般认知相悖的是,作为社交媒体的 Facebook ,无论从访问量、平均访问时长、每次访问页数和跳出率,比起 Google 都有差异。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同样可以对比这些维度,如果类似的维度可以做得比竞品好,流量就只和推广投放有关系了。
如果要做精细化运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每个时间段的流量数据统计,不过因为时差的存在,通常要对流量统计的时间做对应的时区转换,结果才能符合我们做出海网站的目标用户对应时区的浏览趋势。流量数据也可以看页面的详细情况,有的页面被同一个用户多次浏览( PV 高),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用户更喜欢这个页面了。
某网站用户浏览量,这里取的是美国时间,X 轴是开始浏览~ 1 小时以内的时间点,20 表示晚上 8 点~ 9 点。在这里可以看到,用户比较活跃的时间是在美国时间下午 5 点之后到晚上 10 点之间。如果是做内容站,在这段时间里面做引流和推广显然效果会比早上好。
4.1.2 流量来源 @阿彪
来源的分类维度和需求相关,这个维度需要我们开发和运营网站的管理者积极监控和复盘数据,只要发现异常值就分析异常原因,如果异常值让我们流量增加了,我们就可以利用导致异常的这个特性加大相关的投入,大概率会可以让流量爆发。
首先,大家要清楚四个主要流量的概念:搜索流量、直接流量、引荐流量和社交流量。清楚不同流量的定义,清楚竞品主要的流量来源,才能针对性地研究和确定我们自己的营销策略。
4.1.2.1 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简而言之就是从搜索引擎搜过来的流量。它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搜索,一种是付费搜索。
大家看到红色的柱子 77.28%,这个是搜索流量的占比,但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这 77.28% 这全部都是自然搜索,里面很有可能包含较大一部分付费搜索的流量。
理论上来说,别人能够付费搜索排上去,你也可以付费搜索排上去。因为大家都没有用过这个产品,用之前都是盲盒,理论上来说 ROI 能够打平,你也是有可能的。
举个案例, PDFfiller 是一个做在线 PDF 编辑的,它一个月的流量是 13.7M ,我们可以看到它搜索流量的占比是 77.28% 。
然后看右下角,它的 organic traffic(自然流量)占比 60%,剩下 39% 都是 paid traffic(付费流量),也就是它做付费搜索流量占了 39% 。
这个是非常高的,大家算一个数,假如说 14 M,1400 万流量一个月,70% 就是将近 1000 万。1000 万的搜索流量里面,付费搜索占 40%,也就是有 400 万的付费搜索流量,这个量级是非常非常高的。
这个我们就要注意,他投了广告,我们也要注意好好利用一下广告。如果我们只会做广告,也可以在这里面分一杯羹,400 万分 100 万,足够养活自己了。这就是做分析所带来的价值。
另外一个网站,就是 Top10.com ,它是 3M,90% 的流量都来源于搜索,我们就直接认为它基本上都来源于搜索。搜索里面有 60% 来源于付费,就是说这个网站主要就是靠广告。如果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看一下这个网站,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套利的网站。
什么意思呢?他自己做一个列表榜单,比如说 10 个最好的域名服务商,或者是主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产品。然后他从谷歌购买广告,通过销售自己代理的产品获得佣金。如果佣金大于付费搜索带来的成本,就可以赚钱。
就是这么一个生意。毫无疑问他生意做得比较大,一个月流量都有 3M ,付费广告是 180 多万,一个流量进来最少得 0.5 美金,那一个月是大几十万美金这个广告费,所以这是个比较大的生意。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产品,就是 PDF editor online ,它有 180k 的流量, 60% 都是付费。如果我们做一个这个网站,有这么一个功能,直接通过广告投放就能赚钱。其实如果 ROI 能够打平,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广告投放是一个确定性很高,然后即时响应的事情。
当然,目前就在线 PDF 编辑还是比较难的,如果能够做出来,直接通过广告投放就能够打平,这个生意还是很不错,因为即使是投入这个产品研发,也不是那么难。
4.1.2.2 直接流量
直接流量,第一种是直接输入 URL 或者点击收藏夹和插件进去的。英国或美国人本身就有输入 URL 的习惯,不像中国人,我们主要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而互联网的世界都是英文,英文字母本来就是他们的语言,所以很多人直接就输入 google.com 进去了。中国人很多不会输入 google.com ,会输入 Google 或 Apple 再进去。
第二种就是谷歌浏览器判断不出哪里来的流量,都把它归类于直接流量。这里有好几种举例,比如说其他桌面等软件;比如说视频编辑软件、图片编辑软件、文档编辑软件;比如说 App 通讯工具;比如说我在 telegram 或 WhatsApp 里面有链接,点过去其实就相当于直接输入 URL 。
为什么呢?比如说在 adobe 的软件里面,桌面的软件里面点击一个链接直接过去了。对于浏览器来说,它就是直接打开这个 URL 和你直接输入这个 URL 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不知道你到底是从 A 页面还是 B 页面过来的,压根没有 A 页面。
B 页面它是两个孤岛,一个是叫 adobe 一个是叫 Chrome 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直接是从 adobe 过去的。 adobe 不是个网站,它是个桌面软件,它在这个桌面的软件过去,就相当于直接输入 URL ,所以它就把这种归类于直接流量。
所以如果是很多桌面软件或者 App 公司,他们的网站 web 端网站有很多的流量,很有可能他们的这些直接流量,都是来源于他们的桌面的软件或者是App 。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案例,比如说很多 web 3 的工具或者是区块链相关的工具,直接流量都非常高。因为他们很多都是通过社群进行传播的,在 telegram 上面很多链接,点击后就直接到了这个网页。
像这种如果看到流量很高,然后说要做一些 SEO ,对不起,你可能压根就没找对方向,人家压根就没有做 SEO ,主要做的社群。这些链接在社群里面分享,大家都点过去了,导致有很多的流量。
比如说我是个 PDF 作品,我是个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我里面有很多的链接链上我的网站,这些流量也是直接流量。当然,这里面的 PDF 是在 adobe 或者是像其他的 PDF 的这种桌面的软件,不是指的 web 端。
第三个是指加了 noreferral 标签的,也会把它归类为直接流量。很多广告跳转的链接会比较多,比如说是很多网盟过来的,这种很多的链接都带了 noreferral 或者是一些弹窗广告。
4.1.2.3 引荐流量
引荐流量,大概的意思是从其他非社交网站点击引流过来的流量。引荐流量如果比较高,有这几种情况:
主网站的马甲站、子工具站、子品牌站或者是自己收购的站。这些引荐流量比较高的,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下一个潜在的要收购的站。马甲站就换个壳,颜色不一样,功能都一样;子工具站,以视频编辑为例,它里面有很多小工具,每个小工具做一个子站,那这个子站就一个小功能,全部都引流给主站;子品牌站,就是一个子的品牌。
多语言站点。就是它的后缀不一样。
Affiliate 代理商网站。大概意思就是因为很多主品牌网站它会发展自己的代理商业务,如果我们看到它引荐流量比较高,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的代理商。
付费做的高质量的高流量软文。
支付通道的服务采用商。比如说我是 PayPal ,很多人采用我的支付,他要到我网站来支付对不对?它会跳到 paypal.com ,然后后面一个 URL 的后缀。如果我的网站采用了 PayPal 支付的话,最后就会给 PayPal 导流。
这里大家要注意,引荐流量,一般就我们目前 80% 的常规用户而言,要通过软文这种方式是不太现实的。举个例子,比如说 A 引流给 B ,一般来说 10% 顶天了,3-5% 都不错了。假如说一个月给你引流 1 万,原来的页面一个月最少流量得 10 万,一个月 10 万,这种是很少很难得的。
我们可以通过 Top Referral Sites 知道对方的营销策略,知道对方有哪些代理商网站、马甲站和多语言站点。
这个图是免费版本的,我们看一下付费版本的。
这是给 pdffiller.com 这个网站引流的,都是它的 Referral Traffic,就是刚刚那个在线 PDF 编辑的网站。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月的引荐流量,6 月份到 9 月份,引荐了 200 多万流量,分别是哪些网站引流过来?看红色方框,右边这一列还列了很多。然后 traffic share 中间这一列,会发现比如说 https://pdf-editor-online.com 这个网站,它这三个月引流是 393k 等。
一直往下,大家会发现这些网站的 logo 都长一个样,很明显就是这个网站的子工具站,它把很多的子功能都单独地做成一些网站,然后给他的主站导流。
这些子工具站的流量是怎么获得的呢?可能 60% 甚至 80-90% 以上都是来源于广告投放,也就是说主站做了很多的广告投放,子工具站也做广告投放,然后给主站引流,这就是他的一个策略。
SEO 玩家里面应该是属于 top 3 系列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仔细研究一下。这是一个全生态的产品,既做了 web 端的这种网站在线编辑,也做了客户端、App、浏览器插件,也就是说刚刚我说的这些生态它基本上都有涉及。这是一个全终端的软件,全终端的公司能获得大几千万美金的投资。
我们看另外一个 shopify.com ,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它多语言站点,引荐流量排名第四的是 https://usefulcharts.com 这个网站,给 Shopify 带来的流量是 77.7k。
为什么他是引荐流量给 Shopify 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网站用的 Shopify 的购物车和支付,然后给他引荐了这么多流量。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 Oberlo 这个排名第六的网站,带来流量是 55.9k ,仔细看这就是他的代理商网站。
我们看一下 PayPal 的引荐流量,通过查看 PayPal 或者其他支付通道的 Top Referral Sites,可以知道哪些站点销售比较高,来挖掘商机。
它是个支付通道,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收钱。谁到 PayPal 的流量最多,肯定谁收钱就越多。假如说把它前 1 万到前 1000 的都导出来,一个个筛一下,看到哪一个比较感兴趣,在能力范围之内就可以做。
这里面排名第一的个电商网站,她一个月的导流量是 21.6M,2000 多万超级高,因为它本身就是个电商平台。下面还有其他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站点,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面肯定没有适合大家的,因为都是巨头,只是这个思路可以学习,多看看排名比较靠后的那些。比如说我是做 Shopify 的,我是做工具站的,看一下给 PayPal 导流比较多的其他工具站,说明很赚钱,我也可以考虑一下,这是挖掘商机的一个方式。
4.1.2.4 社交流量
社交流量很简单,就是从某个社交平台过来的。社交流量占比比较高,主要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在 FB 或者其他社交平台做广告做得很多,导致有很多社交流量过来,这里面不太可能是发的这个自然帖子。
比如说我粉丝有 500 万,然后我天天发帖子,想着会有很多的引荐流量或社交流量过来,这种可能性比较低,原因是 Facebook 是要赚钱的,你把它的流量都薅走,那它怎么赚钱呢?你发一条帖子,500 万的粉丝,能有 5% 的人看到就不错了,5% 的人看到,然后又有 5% 的人点击就不错了。
你想一想, 500 万粉丝的大 V 发条帖子能有多少引荐流量,能有多少社交流量?很有限的,基本上都是广告做得非常凶猛,尤其是一些做跨境电商的独立站,他们基本上就是在社交平台做广告,导致有很多的这种社交流量。
第二种就是它本身的工具是基于社交平台的,比如说它自动转发某个 Twitter ,然后尾部夹带一个小尾巴,去到某个开发者的网站。这种基于平台的工具,它可能有很多的社交流量。
第三个是 YouTube ,它的引流效果很不错,而且是可持续的,它本身是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有很多搜索流量,你的视频有很多观看量,下面加了链接,然后这些链接就会成为你的社交流量。
这三种就是社交流量高的,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是有较大的帮助。你算个数,比如说点击率 5% ,引流 1 万,其实你的品牌曝光是有 20 万次。如果是搜索, 20 万次的成本远远大于社交流量。
你展示广告也没有社交,也不一定有这个效果,但成本肯定会高很多。流量要不来自于搜索,要不来自于社交,主要就这两个渠道。如果是要品牌曝光,做社交广告或者是信息流广告有较大的帮助。
举个例子,https://usefulcharts.com 就是 Shopify 引荐流量比较高的,它 social traffic 流量占比37%,这很高了。
算一笔数,5% 的点击率,曝光要乘以 20 倍,那品牌曝光得多高。他 9 月份 social traffic 流量占比42%,具体细分一下,94% 来自于 YouTube ,看一下它的频道(直接在 YouTube 里搜usefulcharts), 有 100 多万的观看,100 多万的订阅者。
前面这些观看量高的一个都是大几百万,这里面给他带来的引荐流量肯定是相当高的。当然,这些引荐流量是归属于社交流量,这就是做 similar web 深度分析所得来的。
我知道他给 Shopify 导流比较多,主要用的 Shopify 的购物车。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它社交流量来得比较多,又发现来自于 YouTube ,这就完成了整个事件的分析。
内容来源:《直播回放:简单聊聊出海工具,流量和支付的一些事》
4.1.3 跳出率
跳出率,通常跳出指的是在进入网页没有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就关闭网页的行为,也有把返回上一级作为“跳出”这个定义的另外一个行为。跳出率则是浏览网页的用户中,跳出的占比。高跳出率意味着用户对于浏览的网页不满意、误操作或者不感兴趣。
这里对不同网页的跳出率做了统计,这个案例里面,一个商家页面的跳出率显著高于其他页面,说明这个商家页面可能装修得太差了,也有可能产品太少,具体要点进去这个页面,对比其他页面做分析。一个页面的高跳出率不会影响到其他页面,但是用户确实有可能因为一个页面做得不好而流失。
4.1.4 转化率
用户从进入网站到最后设定的目标占所有进入网站用户的比率,目标不一定是购买什么产品,可以是发表一个帖子或者看了一个视频,还可以是一段时间的用户留存。对于大多数不以直接消费作为主营业务的网站,我们看的都是某组件的点击率或者广告的观看率。
分析面板这里可以看到每个页面的转化情况,其中转化率可以用在这个页面的互动(转化)操作除以这个页面的全部其他非互动性操作,这个案例中的转化率偏小,因为谷歌统计数据的时候会把 sending_request、receive_response 这种事件也统计进去。分析时可以做横向对比,看看哪个页面的转化率相对偏低,也可以针对某个组件单独埋点,用统计数据做分析。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是不是无论我做什么样的网站,我只要流量高,跳出率低,转化率高就可以了呢?其实不一定。海外网站分析和我们其他业务的分析一样,要先确定自己的目标。
工具站的目标可能是促进用户付费,内容站的目标可能是促进用户分享内容,点击广告。对于工具站,我们就需要考核用户的流量来源渠道。
拿我们公司在做的海外餐饮 Saas 来说,用户通常的消费场景是和自己生活的物理区域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投放广告和做裂变的时候会很关注用户的物理特征。
如果用户来源于我们基于物理位置的投放和裂变分享链接,或者通过已下过单的用户即时沟通工具的传播了解到我们的,基本上都可以进入付费转化的环节,而其他渠道过来的基本上都是看看就走了。匹配渠道和用户标签在这里就显得格外重要,不然更多的流量只会增加我们的投放成本。
城市和地区也可以是用户来源的一个渠道,如果发现自己的链接被不属于那个地区的用户点击了,需要及时找到那几个链接和被这些非目标用户点击的原因,否则推广越猛,浪费的钱越多,不过也有例外。
这个案例中的网站是面向全球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非洲内罗毕的浏览量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做一个交叉分析,看看在那边都是什么样的用户点击了我们的网页,看了什么内容,他们的用户价值怎么样。
对于内容站,重点就要放在用户的分层和留存上面了,因为持续的用户活跃是让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依赖这个内容站、甚至变成自来水自发推荐给其他用户的关键点,考核也从流量来源渠道变成了 DAU、MAU 这些留存指标。
用户留存如果用了谷歌数据统计软件(下面会提到),就可以帮你计算出来,在这个案例里面,如果网站是做内容为主的,第三天 4.2% 的用户留存就显得偏低了,要回到上面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页面跳出率太高。
对于一个全新的内容站,用户的曝光机会基本上都是平等的,而我们对于高度活跃的用户,会检查其他用户对于这些用户所发的内容的浏览量。在这里,单个用户帖子的 PV 越高,这个用户的内容对于其他用户来说可以说是越有价值,那么我们就会对这种类型的用户做激励,鼓励这些用户去为我们的网站增加自然流量。
做好用户分层,自然跳出率会降低,帖子查看的比例(转化率)自然会提升。这个时候对于高转化率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变现了,比如对想看高转化率内容的用户推送合适的嵌入式广告,赚取广告费,类似的这种做法在 Youtube 上面很常见。
只要你没有装 Adguard 插件,一定会看到的 Youtube 千人千面广告,通常用户为了自己喜欢看的 Youtuber,都愿意看点广告。如果这个时候广告还匹配了他们目前的痛点,让他们产生了兴趣和点击,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来投广告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想看自己网站的这些数据要怎么做呢?
出海网页和APP都可以通过 Google Analytics(https://analytics.google.com/analytics/) 追踪数据,目前配置功能性埋点除了 Firebase ,还可以用 Google Tag Manager,也叫 GTM(https://tagmanager.google.com/#/home
) ,后者的配置相对更容易上手。
Google Analytics(也叫 GA 或 GA3 ,将于 2023 年全面替换成 GA4 )是一个免费软件,还有 Demo 账号可以给我们试用操作。
GTM 可以协助我们用最少的代码去做埋点,部署 GTM 后获取的数据更容易被 GA4 利用和解读。
针对网页本身的埋点,分发埋点后的 URL ,一般会使用 Campaign URL Builder(https://ga-dev-tools.web.app/campaign-url-builder/) 。
针对网页链接最基础的埋点,设置好这样的埋点之后,结合 GTM 可以做最基础的用户数据分析。
如果需要对 Google Analytics 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对接到谷歌的 DataStudio (这几天改了名字叫 LookerStudio )(https://datastudio.google.com/),刚才展示的图片除了来自于 GA ,还有一部分时来自于 Data Studio 。这个服务之前没有对谷歌账号设置是中国的用户开放,但现在似乎可以重设国家并正常使用了,大家有空可以试试。
Looker Studio 有各种各样的模板,从指引使用这个软件到国家地区等的用户分布,基本上都在模板里面可以直接套用,不需要重复造轮子。谷歌出品的一个优点就是,你基本上所有的疑问都可以通过看一遍官方文档解决。
总结一下,衡量网页表现,我们可以看4点:
网页的流量,有多少人、看了多少页面;
网页的流量来源,用户是从什么渠道、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我们的;
网页的跳出率,对应的网页有多少人没有做其他操作就退出了;
网页的转化率,有多少用户在进入网页之后达成了我们设定希望他们做的一个动作。
内容来源:高手分享-10月17日《海外网站数据分析需要关注的几个点》
4.2 如何分析定价策略 @壹树
在小众市场里,产品价值可以粗暴地通过价格去体现,通过价格去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预期。价格从 $1.99、$4.99、$6.99、$9.99 这样一路提升,用户的留存颠覆了我的认知。
同时我也对 Shopify Product Scraper 进行了同样的涨价操作,从 $4.95、$6.99、$9.99 这样一路提升。如下图显示,里面显示的时间是涨价时间。
并没有因为涨价,用户出现明显流失,留存比例价格高的比价格低的更好。非常后悔没有早点进行这样的操作,什么产品优化都不用做,直接涨价就出现利润增长了。
下图是我收到的其中一位付费用户的邮件,这种正反馈是最好的回报,比钱更让人愉悦。说明产品对他有非常大的价值。
涨价过程中,多次跳出技术,跳出产品,来到运营层面,对价格与小众市场的进行复盘与总结,更切身体验到一句话,为价值定价!
4.2.1 为用户价值定价,而不是自己的成本
对于我们接触的公司项目,或者个人外包,通常会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成本把控,若想利润最大化,要么压缩成本,要么尽显商务能力。
副业开始很容易被这样思维定势影响。我的成本是多少,报价必须是高于成本以保证利润。
对于在小众市场上,我们直面用户,如何去定价是一个挺头痛的问题,因为做的东西目标用户不一定是自己。就如我做的 Youtube Comment Bot ,我刚开始定价是 $1.99,因为价值于我来说,很低,开发成本也不高。
后来深刻理解到,要为用户价值定价,而不是自己的成本,大胆去明码标价,说钱谁说伤感情了?
4.2.2 服务好 20% 的用户
一个产品,漂浮于小众市场上,什么方式最快、最直接、最有效让用户产生期望价值?
不是多种功能描述,不是用户问题与解答,不是免费 7 天体验,不是 24 小时全天候客服,不是安装用户数,不是体验评分。而是一个数字明确的价格,对于这样一个数字,用户会对产品产生与之匹配的期望价值。
对于高的产品期望价值,无疑会过滤一部分潜在付费用户,但也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依据 80/20 法则,20% 的用户贡献的是 80% 的利润,优先选择服务好 20% 的用户。因为深知产品价值的用户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想法,对产品的迭代提供更大的帮助。
4.2.3 定一个价格锚点
价格锚点 即商品价格的对比标杆。营销中,企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或者利用对比和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
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价格锚点既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
可以理解99元/年就是价格锚点,有了这个价格,你才会觉得后面的价格实惠。
下图是优酷的会员费用,套路满满。季度 VIP 56 元理解为价格锚点。
新用户首 3 月 6 元/月,第 4 月起 15 元/月,老用户 15 元/月。正常办个季度 3 个月的会员,最多也就是 45 元,标一个 56 元季度 VIP 到底是什么意思?😛。
4.2.4 订阅模式,有那么一点点黑
这个模式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是在视频网站上面,包月,包季,包年,不同的价格满足不同的人的口味,但相比于国外,自动续费目前在国内依然举步难行(看 App Store 的很多评论就知道了),被扣费了会找客服理论,人力成本挺高的,所以国内更多看到的是一次性付费(准确说不能是订阅模式)。
但在国外,这种订阅付费已经非常流行,用户接受度也高,所以通常一些工具软件都是用这种形式。
一般都是按月,当然也有提供季度,年的。也有支持更多的付费选择,然后 强烈推荐(Most popular)其中一款,订阅的时间越长,价格通常会越低。
为什么说订阅方式有点黑?因为用户在订阅后,很大概率会忘记取消订阅(或者把取消指引弄得不那么显著),用着用着就忘记了,再过一段时间,把工具删了并彻底忘记了。
结果是怎样?当然是继续扣费,若不主动去取消订阅,或者去信用卡所在银行申诉,基本上都等于白花钱了(偶尔会收到用户要求取消订阅的邮件,他已经把扩展程序删了,但基本上不会叫我退款)。
我的小产品也采用这种模式,不会去判断用户是否依然继续在使用(其实可以通过使用日志去判断,若超过一定时间不登录,自动取消订阅),这算是行业的心照不宣的规则,视而不见,钱来了,就让它来吧。
诚然,也有用户向银行申述的,但属于小概率事件,到目前为止,我也就是收到过 10 来个申述。下图是 Stripe 里具有争议的订阅收费。
上面理由(REASON)有说欺诈(Fraudulent)的,大概率是他的信用卡被盗刷了。对于存在争议的交易,收款方也可以申述,提供相关信息(邮件来往,使用日志等等),不过我一般都不去花这个时间,退就退了。
4.2.5 涨价是最好的增长方式
标题可能具有一定的争议,但对于我们而言,这个方式是值得冒险去尝试的。做产品就是一连串的试错冒险,尝试不同的方法取得不同的增长目标。
在小众市场,作为产品的各环节负责人,决策必须够果断,能想到的环节都可以去尝试与优化,在这个涨价的过程,有点像温水煮蛙的过程。
对于已经订阅的用户可能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因为不一定感知到涨价了。但对于新的用户,看到产品用户安装量,有一定的迷惑性,会认为旧用户也是按这样的价格去支付的。
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涨价表格,若每月新增 1000 用户,付费转化率因为涨价而降低,即使降低 0.90% ,都比之前的收入提高。
决定收入的当然还有流失率,但这个也不会因为你涨价而就马上流失,因为涨价对已订阅的用户没影响,属于自然流失,相对稳定。
注:小众市场,若付费率降去 1% 是属于动荡很厉害的了。在《前言》说过,小众市场属于细水长流,基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除非被下架)。
我们除了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评估价值,为价值定价。大胆为产品价值标上明码实价。
因为我们帮用户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接受报酬。
内容来源:《为价值定价,套路无处不在》
五、如何在竞品之间做差异化 @Cathy
章节概要
通过上一章节的 MVP 方法论,我们知道了如何快速做出产品。那如何才能做出一个有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并最终切入市场呢?本小节给大家提供了 2 个思考角度和 2 个相关案例。
2 个思考角度:产品研发角度、运营推广角度。
从产品研发角度来说,除了产品经理自身能力之外,可以多看看竞争对手的评论以及社群,多跟竞争对手的用户聊,主要看哪些需求没满足,有的需求小有的需求大,如果是个人团队也许满足一个极小需求就能撬动市场。
从运营推广角度来说,差异点就是尽量降低运营成本、推广成本。两个案例也是从运营推广角度展开阐述的。
差异化的要领,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差别,可能就是整场竞争的杠杆解。
在找到一个需求后,往往会发现这个需求,市场上已经有竞争对手做出了相应的产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和他们竞争,怎么找到差异点并最终切入这个市场呢?
我们应该找那种别人看不起、看不懂或者追不上的差异点。
以 App 产品举例,做差异化的思路对于英文工具站同样适用:对于 App 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从产品和运营推广角度,其中产品尤其重要。
5.1 产品研发角度
确保产品研发能力能追赶竞争对手的情况下, 思考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在体验、功能上比别人好,能否找到那个有需求的差异点。
至于怎么找差异点,除了产品经理自身能力之外,可以多看看竞争对手的评论以及社群,多跟竞争对手的用户聊,主要看哪些需求没满足,有的需求小有的需求大,如果是个人团队也许满足一个极小需求就能撬动市场。
以我之前负责过的的一款 HD Wallpapers 为例,这款产品投入的研发成本非常小, 1 个研发半个产品两周就能搞定,这个例子非常适合个人小团队借鉴。
当初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这款产品的竞争对手在壁纸资源这块非常丰富,但高清度不够、体验不好,而且不够美观。我们是完全有信心在体验上做的比竞争对手好几倍的,所以我们在图片质量、 UI 、用户体验上严把关,且不同的手机型号推荐不同的分辨率保证速度和体验。
发布之后在完全没有付费推广和导量的情况下日安装最高 14 万(被 Google 推荐) ,平均日安装 10 万,一个月日活就达到 100 万。
不过这个产品其实护城河并不高,个人可以做做赚点零花钱,大公司不应该投入太多。
5.2 运营推广角度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 ROI 非常高的 App 方向,而且产品研发实力都能跟得上竞品,但是暂时没有找到特别大的差异点,可以从运营推广角度试试。
运营推广的差异点就是尽量降低运营成本、推广成本。
接下来,我讲下我负责的两个产品案例。
5.3 案例一:CM Launcher
这个产品推出之初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公司因为有强大的流量池,所以也想进去分一杯羹,但推出之后变现和留存能力不行,因此公司也停止了强推,新安装从 70 万降低到 5 万,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调研能力不足造成的,因为竞争对手的付费流量与免费流量比例就很不健康,不能只看表面繁华。
我加入之后,通过主题 APK 带量方式将推广成本降到接近免费,这款产品的 ROI 也逐渐打正,团队成员也随之扩大,产品也有了微创新之后产品越来越好,日安装也重新回到 70 万左右,日活已经由第三梯度逐渐追赶竞争对手并远远超越他们。
中间细节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其实这个产品能脱颖而出的原因是运营推广比别家牛,当竞争对手用真金白银的流量砸的时候,我们在细水长流慢慢啃食他们,直到一年以后我们建立的运营推广护城河,竞争对手永远无法追赶。这真正属于别人看不上、看不懂也追不上的差异点,是值得大团队投入的。
5.4 案例二:vvv
这款产品是我和研发朋友两人做的产品,包含免费连接和付费内购功能。经过两年的沉淀,在 Google Play 全球下载量挺进前 50 。
因为被高 ROI 低成本吸引而决定做。弊端是竞争压力很大, GP 市场几万款都有,且我们在产品上很难找到差异点,所以我们主要从运营和推广形成差异化。
1、运营方面
在我看来 vvv 最重要的是免费连接的稳定性,竞品在对待内购用户上一般很用心,但免费的服务器是完全没跟上的,而我们在高 ARPU 值的目标国家服务是一致的,而且我们用户可以一直免费用。
因此我们的评论都是「都是别家连不上或者经常断而我们家很稳之类」的内容,当然广告也是少而精。在连之前不放任何广告,在连之后放高价值的广告,在同行的服务中属于数一数二的。
2、推广方面
免费 3v 是强需求产品是不缺流量的,只是多少的问题,为了获取更多流量,我们在 ROI 能打正的情况下每天花不到 10 美金付费推广。
在做 CM Launcher 的时候积累的经验,只花极少的钱投长尾关键词。当大家都花更多钱去竞争更热的词时,而我们平均每天花不到 10 美金把长尾关键词吃的很透。
查找长尾关键词可以通过 SensorTower 和 App Annie ,不过这类产品的投放仅限 Google 广告。
这个案例其实符合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三条中的第一条。虽然总收益每月不到 5 万,但作为维护成本低的睡后收入来说非常棒了。
内容来源:《Google Play 赚钱机会:对于小型技术团队/个人开发者,如何判断一个App是否值得做、引流及变现方法论分享》
六、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 @Cathy
💡
章节概要
一个产品做出来之后,一般都会经过三个时期:
测试期
推广期
衰退期
测试期的目的,是获取用户反馈以及决定是否推广。
进入推广期,说明产品的用户接受度不错,有一定的自增长,或者有资源可以大推,这阶段关注的是持续获取用户和变现的能力,主要指标是新增、活跃、留存和收益,服务对象由一个个单个用户变成数字,所以在推广期前就需要把数据统计平台加上。
产品进入稳定期或衰退期,有可能是市场因素决定,也有可能是用户变了,这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第二次用户或者收益增长。需要回过头来将主要精力又放在用户上,去寻找现在用户的真实需求。
从测试到推广到稳定或衰退,这是所有产品的生命周期,按规律办事,才会事半功倍。
产品(适用于所有产品、工具站、内容站、APP等)做出来以后,一般都会经过三个时期:
测试期
推广期
衰退期
这里以圈友 @Cathy 做过的 App 举例。
6.1 测试期
目的:
获取用户反馈以及决定是否推广
时期:
为期一个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同事和身边朋友测试,这阶段直接发 demo,没上线的 APK 。看着他们操作就行。因为前期他们都知道你要做什么产品,所以主要关注 Bug 、易用性和需求匹配度。
第二阶段:
前期勾住的最核心的种子用户,几个就好。主要关注需求匹配度、Bug 和建议。
第三阶段:
在应用商店上线 Beta 版本,并在论坛社区邀请大家加入 Beta 计划。主要关注需求匹配度、Bug 和建议。
第四阶段:
在应用商店上线正式版,这时候可以在社群发送邀请,把前期积累的用户都邀请过来体验,用户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在非专业论坛、 App 评测网站发帖,比如著名的 XDA Developers (最好提前多养几个号), Quora 、 Making Money with Android 、 Droid Forums 、 Facebook Group 、AppAdvice 、 App Store Apps 、 148Apps等。
应用商店:GetJar , SlideMe , Opera Mobile Store , AppsLib , Amazon Appstore , AppBrain 。 如果觉得应用好,可以去以下网站申请榜单: Kiip Build Fund , The mobileys , Appy Awards, Best App Ever Awards , AppCircus Competition ,甚至申请 App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推荐。
在猎豹负责的一款 App 靠推荐获取了超百万的初期用户。想图快可以通过 Facebook、Google 等渠道推一点量过来(一定要精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看用户反馈和自增长能力。也是一个判断 App 是否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反馈和自增长不行,方向、路径总有一个出错。
不同的 App 测试期在第三和第四阶段会稍有差别,以我负责过的 App 举例如下。
社交型的App:
在第三和第四阶段来自外部社区测试非常重要,我参与过朋友的两个类型的社交性 App ,一个是游戏语音交友型和匿名交友,我的方案是在多准备几个马甲进入该类型的 Facebook Group 、XDA Developers、竞争对手社区放钩子。
工具型的App:
此类 App 测试则需要短平快。以我们团队监控到大量竞争对手 App 下架、快速产出了一款短期获利 App 举例,在 App 包名、名字、描述等素材中优雅的放入竞争对手的关键词,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测试用户,为我们打磨产品和推广提供了充分测试数据。
所以测试期除了关注用户反馈,还有一个是 ASO ,可以为推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App 的包名、名称、Logo、短描述、长描述、关键词、宣传图、 Page 页、视频内容、评论,每一个模块都很重要,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重要的。
而另外一款上面提到过的竞争压力很大的 App ,则需要通过付费推广拉一定的精准用户以便测试,一般一天不到 100 美金即可。
对于有同类型产品的大公司 App ,一般通过导量的方式获取测试用户。
订阅型的App:
一般是两种流量两种结合,以我参与的一个 TikTok 付费型工具 App 举例,刚开始大部分的测试流量来自于 Quora 和 Google 流量,在所有问答后面我们都留了产品名称或链接,由于这个品类也属于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品类,所以我们在测试期也集合了每天 20 美金左右的 Google 流量。
所以对于个人团队来说,开通 Facebook 广告和 Google 广告非常重要,能花小钱办大事。
6.2 推广期
进入推广期,说明产品的用户接受度大家都很满意,有一定的自增长,或者有资源可以大推。这阶段关注的是持续获取用户和变现的能力。
关注的主要指标变成了新增、活跃、留存和收益。服务对象由一个个单个用户变成数字,所以在推广期前就需要把数据统计平台加上。
分为免费推广和付费推广:
免费推广需要持续维护,付费推广的没什么窍门,总结成两个字就是「细节」,需要做预算和推广规划、渠道的拓展与维护、质量监控和数据分析,不同产品对付费渠道选择不一样,主流的付费渠道有社交媒体、Google 、网盟。
新产品建议先尝试社交媒体,质量稳定。不知道投什么渠道,可以看竞争对手在哪些渠道推广,先可复制一波测试。最终选择一两个 ROI 最好的渠道长期做。
在这个时期除了自增长特别好的 App ,一般都需要做付费推广,以我以前负责的 App 举例:我有 2 款工具 App 没有付费推广,原因是整体行业受 Google 压制,而我的这两款靠着竞争对手关键词可以生存下去,如果推上去反而会被枪打出头鸟,所以一直苟活着。
上文提到的两款小 App, 3V 以及美化类的 App 竞争压力大, ROI 还可以,所以付费推广会一直持续。这两款 App 的付费推广经验是只投竞争对手看不起的 Google 的长尾流量,在推广成本上做到差异化。
而在猎豹期间做的桌面产品大部分流量来自于免费流量,具体做法是通过大量的主题 APK 铺大量长尾关键词。
不管免费还是付费推广都需要关注 AARRR 模型,这个模型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用户链路中。从用户看到素材到最终使用,每一个环节都会经过无数次 AB testing ,比方说我们的 Top 主题产品,每周都会分语言测试图,文字,以便吸引看到的用户点击下载。
而下载的用户到下载成功则会优化包大小,在质量和包大小之间找到平衡。下载成功的主题到点击应用主题则会 AB testing 应用按钮颜色、样式以及推荐的主题。 应用成功下载到桌面则会优化包大小、对应的图片和文案。下载成功到使用则会根据用户的特征(国家、机型等)在第*天推荐类似主题或者 Top 主题,以便提升用户使用率留的更久。
6.3 稳定期或衰退期
产品进入稳定期或衰退期,有可能是市场因素决定,也有可能是用户变了,这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第二次用户或者收益增长。需要回过头来将主要精力又放在用户上,去寻找现在用户的真实需求。
我负责的桌面产品算实现了非线性增长,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目标用户还有需求没满足,能通过差异化的运营推广手段获取这部分用户。
但我自己的小 App 大都进入到了稳定期或者衰退期,稳定期的 App 需求很稳定,我的服务、推广都能跟得上,所以会继续维护。
而衰退期的 App 本身做的就是短期效益,投入太多反而是负担,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内容来源:《Google Play 赚钱机会:对于小型技术团队/个人开发者,如何判断一个App是否值得做、引流及变现方法论分享》
七、如何快速做出工具产品 MVP @刘小排
💡
章节概要
在找到需求、学会分析方法、知道产品差异化和完整生命周期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做自己的英文工具。
为什么需要快速做出产品 MVP ?因为新产品的失败率太高了。为了提高整体成功率,我们只能增加数量,只能不断地尝试新的 iada,这是所有创新者的窘境。
本章节为手册新增内容,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几个快速做产品的方法论,在精益迭代的商业竞赛里,每年能发布 12 个 MVP 产品的你,比每年只能发布 3 个 MVP 的对手,多了四倍的优势。
著名独立开发者Peter Levels,在今年10月,新发布了一款产品 avatarai.me 。在上线第一天就入账1万美元。 上线十天,总共入账10万美元。
厉害吧?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是“多”。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中,他一共做过70个产品,其中只有4个成功了。成功率只有5% —— 注意,他是全世界最厉害的独立开发者之一,成功率才仅仅5%, 何况是我们呢?
既然这样,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
去做你能想到每一个idea
用最省事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把它做出来,上线。比如:一个周末。
上线后,看用户数据。让市场告诉你,你是否应该继续投入。
如何快速想到产品 idea,上面挖掘需求部分我们已经讲过了,具体如何做呢?下面是一些比较详细的方法:
7.1 如何两天内做出 MVP
作为一个海外工具网站产品的MVP,只有两点是重要的
界面要漂亮,看上去就很贵很专业。
核心的功能,要可用
根据这两点,我们的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首先,界面如何漂亮呢? —— 花钱买个模板!
我买的是这一款 https://tailwindui.com/templates/salient。
你可以和我刚刚提到的https://keywordsea.com 对比一下,是不是感觉,一毛一样?
不过,这款挺贵的。我更建议你到themeforest.net 去看看,选择更多,便宜。一般大约10美元到50美元不等。
然后,核心功能,如何完成呢? —— 方法是:只写一个函数!
对,只写一个,这个函数,就是你的主功能。 其他函数一概不写。
任何一个函数,我不太相信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在开源社区的帮助下, 8个小时内写不出来。
比如,你想做一款“下载Youtube视频”的工具, 你先定义好输入和输出(输入:URL;输出:视频文件),然后去Github找代码,稍微改一改, 全程不会超过1小时。
总结起来,
买模板: 1小时
买域名:1小时
写文案:1小时
改模板:2小时
主函数:8小时 (往往更少)
部署上线:2小时
两天时间,绰绰有余了。
上线后,把链接发到一些Startup社区,比如Product Hunt。 然后就可以静静地等待数据了。
观察什么数据好呢? 如果是免费产品,请重点关注自然流量的增长,因为它们代表用户在自传播。 自然流量包括:社交网络流量、搜索流量、外链流量。
7.2 如何半天内做出 MVP
敏锐的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上述过程中,最消耗时间的是写主函数,其次消耗时间的是前端界面(买模板+改模板),它们占整个MVP时间的70%以上。
如果这两项功能都不做,岂不是可以进一步缩短做MVP的时间?
没错,还真可以。
尤其是对于付费产品而言,你完全可以不做主功能。因为你只需要验证“付费意愿”即可。
“验证付费意愿”的最好办法,就是“预售”,AKA“卖空气”!
具体步骤
写产品预售的营销文案,尤其是列出你要解决的问题、你的3个卖点。
用工具生成Landing Page。推荐工具carrd.co、Webflow、Framer,把你的文案填进去
用Typeform接入Stripe支付功能。
购买Google关键词搜索广告,关注转化率数据。
carrd.co和typeform的产品体验很好,它们具体怎么使用,我就不手把手教了。
在carrd.co里制作landing page的界面,如图所示:
在Framer里制作Landing Page页面,如图所示:
在typeform里添加收款功能的界面,如图所示:
再来几个例子。
下面两个产品的landing page,都是用carrd.co生成出来的,不需要写代码:
而这个链接,是Typeform + Stripe,实现了“带有支付功能的调查问卷”。同样也不需要写代码。把这个链接放到landing page上,你的MVP就算是完成了,可以开始测试转化率 了。大家可以点开链接,感受一下。
https://template.typeform.com/to/zDzdJ3Me
内容来源:《写给独立开发者:如何快速做出产品MVP》
八、如何为英文工具站获取流量/冷启动
💡
章节概要
当我们做出自己的英文工具站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获取流量,进行冷启动,一是为了测试我们做出来的工具站能否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我们需要一些种子用户,帮我们测试、迭代。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冷启动呢?
通常来说,最适合我们的就是通过制作引流内容来吸引目标用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渠道:
✅社交平台(TikTok、Facebook、Instgram、YouTube等)
✅评测网站
✅自建博客网站
✅Google 流量
✅网盟
在这些渠道上获取免费流量的核心动作都离不开 SEO,这次手册里不会展开聊聊 SEO 怎么玩,市面上已经有了非常丰富和详细的 SEO 教程,大家充分利用好 Google 搜索,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8.1 玩法一:TikTok 引流 @Harevy
TikTok 现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只要做好 TikTok 引流,基本上就不用愁产品冷启动。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该怎么在 TikTok 上引流呢?这里以圈友 @Harevy 通过 TikTok 引流,推广一款海外交友平台产品的案例,来向你展示在 TikTok 上引流的全过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1、注册账号,并包装成美女账号
1、注册TikTok账号,将名字、头像、简介包装成美女人设形象,再搬运3-6条美女视频提高账号真实度即可,可以不用追求播放量。
2、找到对应地区的美女账号
美女账号下的众多男粉丝就是我们需要去触达的用户。我测试过几个地区(台湾、欧美、中东、东南亚),根据账号文案或简介的语言就可以初步判断是哪个地区的,目前数据表现欧美地区的充值率最高,只作为参考。
分享两种无限裂变采集对标账号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
①关注一个对应地区的美女账号
②点击“Follow”右边的小箭头会弹出部分相似推荐
③再点击小字“See all”,你就能得到一批相似博主
④持续重复前三个步骤就能实现无限裂变
第二种方法:
①关注一个对应地区的美女账号
②进入该账号的粉丝列表,基本上都是男粉丝
③找这些男粉丝所关注的账号,就能发现一大片新大陆
④最后只需做好筛选即可
3、关注对标账号的粉丝
因为老外本身就有爱回关粉丝的习惯,再加上美女人设账号的包装,整体回关率基本都能达到30%左右。
4、私信引流
最后,私信对方已编辑好的文案,引导他们通过链接下载 APP,到这一步就完成了,之后只要用户在 APP 上消费,就能获得分佣。
当然,除了私信链接,还可以将用户引导到 Whatsapp 上精聊转化,只要做好话术引导,转化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缺点就是效率相对较低。等账号有了一点权重之后,可以转成商业账号后直接主页挂链接,增加多一个触达入口。
为什么我说这种玩法不用追求播放量,这可以说是一种取舍吧,在被动流量和主动流量之间的取舍。
像以往的基金、带货,其实都是通过制作优质视频,获取高播放和粉丝后才能变现,但这种路径受环境影响大,且流量被动不可控,爆视频当然爽,但相信很多人也都体验过长期0播低播的煎熬吧。
通过关注回关的方式不仅无需花费精力去制作优质视频,还能忽略环境导致的0播低播,能够把流量主动权握在手上,毕竟稳定才是王道。
玩法升级和其他可应用场景
其实这个玩法能跑通的基本逻辑很简单:「TikTok 一个账号下的粉丝就代表着一群精准用户,只要能基于产品去对这群用户进行针对性的触达、营销和变现即可」
那么基于这个逻辑,是不是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的项目呢?
并且我们还能延伸出一个应用场景更广的玩法,也已经看到有人这么在玩:
「大号做包装,小号在评论区引流」
具体玩法如下:
1、注册一个大号,定好要做的类目,比如说包包,包装好相关的名字、头像、简介,挂上独立站链接或 Whatsapp,尽力让账号显得足够专业。
2、制作产品视频,一定要在视频中体现出产品亮点(外观、质量、价格等等),并通过图片和箭头引导详细展示出购买的路径。
3、寻找能和包包匹配的账号,例如品牌官方号,种草博主等,通过工具批量采集相关账号下的粉丝用户名。
这里同样分享一个找到更精准对标账号的方法:
和国内一样,TikTok 也有一个星图广告平台https://creatormarketplace.tiktok.com/(激活账号需要用到公司注册),注册后可以免费使用平台的条件筛选功能,通过粉丝数、性别、年龄段、国家地区、兴趣等参数能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账号。
4、注册一批小号,在我们的产品视频评论区批量 at 已采集好的用户,只要用户登录 TK,就能看到被@的消息,点进去就直接是产品视频的展示。
一个精准的用户,看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低廉的价格,配合上清晰的购买路径,转化成功率是不是能够大大提升呢?
5、掌握了这套玩法后,通过账号粉丝采集和营销,就可以应用到非常多的场景,尤其是对众多的跨境卖家来说,也许能够成为一把获得精准客户的利器,用于导流到独立站或者私域做长期复购生意。
采集年轻女性群体,卖化妆品、包包、鞋子等
采集家庭主妇群体,卖家务用品、平台刷好评(贪便宜)等
采集小孩群体,卖玩具、做游戏推广等
......
还有很多各类CPS项目、知识付费课程、其他产品等等都有可以实现的操作空间。
内容来源:《TIKTOK如何利用海外CPS+工具0粉丝变现月入过万》
8.2 玩法二:请测评网站测评引流 @亦仁
网络上会有大量评测类型的网站以及 how-to 网站,类似于国内创投领域的 36kr,小众软件。这些网站关注用户在使用大网站过程中的痛点,并对解决此痛点的工具性产品进行评测,导入流量。如果能将咱们的网站在这些评测类型的大网站上被评测到,就会引入大量的初始流量。
我在 ahrefs.com (外链查询网站)分析了下一个竞争对手 https://vibbi.com/instaport/, 在 top referring content 这个页面
我们发现 mashable.com、lifehacker.com、makeuseof.com、pcmag.com 等流量巨头都推荐这个小工具网站,给这个网站导入了巨大流量。
显然,这些流量巨头也发现了 Instagram pictures download 这个真实的用户痛点,不过他们是用了更轻的方式,用内容而不是产品,来为用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评测这些工具类型的网站,他们给用户做出指引,而用户最终被指引到这些工具类型的网站。
所以到这一步,要做的事情很清晰,梳理出报道竞争对手的网站,联系他们并请求评测。这就像启动一个开关,一旦有一些大网站接受了评测的需求,流量就会持续进来,后面就会启动自增长,即使什么工作也不做, 过一段时间也会发现很多评测网站主动的链向我们的工具站了。
内容来源:《通过Google挖掘细分市场的一个案例》
8.3 玩法三:Instagram 引流 @阿武
作为海外主流社交平台之一的 Instagram,下文称 ins。也是一个非常适合冷启动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这里找到种子用户,比如圈友 @阿武 分享的有关 ins 流量的玩法,这里分享下他的思路,可能有些方法已经过时了,但不重要,我们重点学习的是如何在 ins 上搞流量的思路。
如果你是按照从上往下阅读的顺序,你会发现这个玩法和上文的 TikTok 简直一模一样,无非就是换了个平台而已!说明玩法可以跨平台,思路之间可以通用。
8.3.1 批量账号引流法
批量引流,简单的说就是注册一批账号,去批量关注 ins 上的用户,因为 ins 的产品设计机制,你被人关注会跳出一个提醒,大部分人会选择点击看一下,关注你的人是谁,这时就给我们一个引流的机会,在你的账号上写上你的微信或者 Whatsapp 信息,感兴趣的用户就会去加你。
这种方法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简单直接,引流效果不差。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些资金技术支持,软件的费用,账号的费用,代理的费用等等,当然随着 ins 越来越严格,这种玩法肯定会越来越难,但是现在还是可以的玩的。我知道的一些工作室一个月流水有上百万的,至于做什么业务,大家可以自己注册一个 ins 去看一下,肯定会有一些想法。
批量肯定是需要软件来操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软件有许多,我觉得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是 Jarvee,还有一个 GMT。这两个软件各有优势,Jarvee 功能比较全很强大,但是比较贵,GMT 便宜但是功能稍弱一些。
另外,玩批量目前最重要的是代理节点的问题,由于 ins 上的垃圾账号越来越多,这些账号大部分都是用的数据中心的 IP,所以现在大部分数据中心的代理都是烂的不行,有些一上号就死,有些过几天也被 ban,目前解决的方法是找一些手机信号基站的代理,可以缓解很多问题,缺点就是比较贵。
8.3.2 Follow Like 涨粉法
如同前面说批量账号引流一样,你用一个账号去 follow 别人,总会引起对方的注意的,这是最直接的一个涨粉方法。和批量的大水漫灌不同,我们在用自己精心做的账号去 follow 其他人的时候,肯定是关注 follow back 的比例的,所以这就要我们针对的去寻找对我们的产品关心去的受众,那么如何找到我们的受众,提高 follow back 的几率呢?
我的做法是找那些同行粉丝在五万以下,贴子上的互动特别多的小 V 下手,这样 follow back 的把握会大一些,有人会问为啥不去找那些几十万几百万粉的大 V 呢?我曾经也是这样想的,还去实验了一下,发现 follow back 回来的基本都是机器人或者营销号,活人没几个。后来看了许多前辈的经验,才明白其中道理,所以大家要尽量找小 v 或者小小 V 的粉丝下手最好。
follow 了一个人之后,告诉大家一个比较鸡贼的小技巧,去给他一个月之前的贴子点点赞,这样对方会觉得你是认真看了他的贴子的,这样回粉的几率就大了许多。
8.3.3 子母账号涨粉法
随着 ins 的审核越来越严,像以前一天 follow 六七百人这样的操作很容易被检测到,要么操作被 block,要么账号直接被 ban。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群大神又发明出了子母账号大法,将批量与精品账号玩法相结合,来进行涨粉。
母账号就按照正常的行为操作,专注帖子质量。用一批子账号去 follow 潜在对你感兴趣的用户,在对那些关注了你的子账号的人,引导他们关注你的主账号。这样一个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主账号的操作风险,同时又极大增加了其一天涨粉的可能。
这里重点讲一讲子账号的操作方法,子账号作为一个诱饵去吸引别人关注,并且还要让别人接受你的引导去关注主账户,由此可见他的设置一定是要重视的。
从头像开始,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美女头像,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 niche 来选择,其次是 username 和 fullname,有些买的账号 username 都是乱码,一看就是垃圾账号,所以一定要把它修改成真实一点的名称,其次是 fullname 一定要填写,fullname 是账号简介里最显眼的一行,可以加表情可以改变字体,做批量引流的账号我喜欢直接在这里加上微信号或者电话号码,这里的子账号可以起一些与 niche 相关的名字或者直接引导关注都可以。
接下来就是重点的简介部分。之前我们都是在简介中间直接 @母账号,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目前检测越来越严,大量账号在简介中同时 @母账号,这些子账号会死的很快。
这里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金字塔标签法,在这子号 @某个子账号,再由子账号 @另一个号,层层深入直到主账号,另一个方法是买一些便宜域名,建立一个 web 页面,点击这个链接直接跳转到主账号,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 ins 的杀伤。
接下来是子账号的日常操作,1.Follow Like 操作,对那些 follow back 的用户直接发私信给他们让他们关注主账号 2. 日常发帖,在贴子里面 @主账号 。 3. 在图片上 @主账号,4. 在一些同行的贴子下面评论 @主账号。
注意这些操作不要做的过火,以上一切的原则是模拟正常用户,还有关于贴子内容的编写,私信的编写,因为是批量操作肯定不会一个个去手写的,需要用 spintax 语法去编写一个模板,带 spintax 功能的批量软件会根据这个模板自动形成不同的语句,来减少重复,减少风险。
内容来源:《Instagram的流量江湖》
8.4 玩法四:利用工具批量制作教程引流 @Muthon
只需要一篇教程,或者一个教学视频,就可以每月获得上万的长期被动收入,是不是很香。
而这些教程或者视频也许根本不需要你自己制作,海外大把英文,中文(繁体)的视频教程,文字教程,只要照着写一遍就好。发布到国内各大平台,特别是 B 站,或者去投放百度,知乎广告套利,我相信,像 Clifunnel 这样的关键词,能去搜索的一定是对这个软件有了解有需求的人,转化率肯定非常高。
类似的工具还有很多很多,再举一个例子。有不少人做抖音,做 TikTok,或者做 B 站,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在海外非常流行的工具:Vidnami,这款工具,拥有大量的视频片段库,能够让普通人输入一段文字,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高清视频,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工具,是做 YouTube 赚钱的人的必备工具,也能用来做 TikTok 视频和 B 站、抖音视频。
内容来源:《从一套课程衍生出来的月入万刀生意,每个人都可以操作》
8.5 玩法五:SEO 引流@Lebron @小孟*
SEO 引流,SEO 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或“Search Engine Optimizer”(搜索引擎优化服务商)的首字母缩写,说人话就是通过优化内容关键词布局,来获取搜索引擎流量。
这种玩法广泛分布在海外市场的各种流量获取渠道里,比如 Google SEO,YouTube SEO,独立站 SEO...,并且网上有着大量的教学内容,这里就不重复造轮子,圈友 @Lebron @小孟* 整理了一些优质的 SEO 博客,这里摘录过来供大家学习。
内容来源:《海外营销、SEO 博客汇总》
九、如何搭建用户收益模型?@罗玲(:D)
💡
章节概要
工具类产品的套路和玩法,核心是用户增长和流量变现,归纳公式为:利润规模=(单用户LTV-单用户CPA)新增量级精准选品*产品矩阵数量。
针对用户的获取,只有当CPA<LTV,ROI打正,增长飞轮才能开始滚动起来,这意味需要精细化采买流量,涉及到要搭建用户收益评估模型,能跟踪到不同渠道、甚至不用投放素材来的用户LTV。。
如何搭建用户收益模型,本小节和大家介绍了圈友对广告收益模型搭建、用户收益模型判断、用户量级和精准选品的经验。
这些内容是英文工具站增长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增长闭环打通,实现质的飞越。
1、广告收益模型搭建:
通过广告平台数据和客户端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做一个模型,其中不同广告平台计算广告收益的算法都存在差异,Facebook 大多以 CPM 计价,Google 多以 CPC 计价,而视频渠道更多是以 CPI 计价,需要通过广告主端不同的出价模式,反过来拆分数据,推算出每一个广告平台带来的收益。
2、用户收益模型判断:
支付订阅收益模型搭建方面,这个相对简单点,直接通过 Android ID/IDFA 来追踪用户收益情况,如果用订阅模式,唯一要注意的是要准确的预判用户的续费率,通过实际的续费率不断地调整算法模型。
3、用户量级:
这个不用详细说了,一旦 CPA<LTV ,在这个大前提下,能采买多少量就买多少量,稳赚不亏。
4、精准选品:
找到 CPA<LTV 的产品,且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
发现市场:
善用第三方工具,比如做 APP 产品时,可以用 APPAnnie/sensor Tower 等,通过下载量/下载排名来分析当前用户喜欢用什么,圈定入局品类。
分析用户:
找到希望入局的品类之后,分析用户怎么来?
*是否通过投放平台花钱买用户:通过第三方广告数据监测品台,商务打探,了解其投放规模/投放素材/投放成本(CPA) *是否通过其他非买量途径获取:比如 ASO/用户主动传播/网红推荐等等。
拆解产品漏斗:
知道用户如何来之后,拆解产品漏斗,体验产品功能,拆解其商业模式,估算用户 LTV,综合评估是否入局尝试。
我个人感受/经验而言,其实对于工具类,国内外差异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的,国外火的需求,搬到国内一样能火,比如以猎豹这批为代表的工具类公司,以清理类产品出名,在国内一样推得风声水起。 再比如大家熟知的国内各种 XX 任务赚钱的 APP,搬到国外一样能火,可以去 Google play 搜下 lucky money 这种关键词,就会发现一堆类似的 APP,大家常识里会觉得这种赚钱的 APP 只会在比较穷的国家火,比如中国下沉市场,东南亚地区,但你一搜就会发现这种在欧美一样能火,因为人性都是一样的,不分国界。
内容来源:《工具类出海产品怎么玩?》
十、广告收益分析 @哥飞
💡
章节概要
上一节我们简单提到了广告收益模型,就是通过广告平台数据和客户端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做一个模型,通过广告主端不同的出价模式,反过来拆分数据,推算出每一个广告平台带来的收益。
本小节我们将针对广告收益,从广告类型、出价类型、广告定位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Adsense 产品类型,分为 PC 网站的内容广告和移动端的内容广告两种;从 PRM(每千次搜索产生的广告收入)角度来看,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钱是更好赚的。
出价类型上,收入最多的是按照点击计费;广告定位上,收入最高的是个性化广告,然后是内容相关。
按照每 100 万 PV 产生的广告费算,不能简单的说中文网站的点击单价低,英文站的点击单价高,还是要看网站的内容和用户群,内容离钱越近,价格就越高,用户群的购买欲望越强烈,价格也越高。
10.1 Adsense 产品类型
Adsense 产品类型分为,PC 网站的内容广告和移动端的内容广告两种。 在圈友 @哥飞 的网站上,PC 上的内容广告赚钱效果是更好的。
文字广告的千次收入是最高的,次之是图片广告。所以创建广告单元的时候,广告类型建议选择默认的“文字广告和展示广告”。
10.2 哪个国家的钱好赚
圈友 @哥飞 的网站收益截图
从 PRM(每千次搜索产生的广告收入)角度来看,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钱是更好赚的。 从每千次展示收入来看,前几个国家还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
10.3 哪种出价类型更高价
每次互动出价的千次展示收入最高,但是需要用户与网页上的广告互动(比如鼠标放在广告上几秒,会展开一个更大的广告浮层),所以整体收入没有其他出价类型多。 收入最多的还是按照点击计费,因为只有用户点击了,到达了广告主的落地页,对于广告主来说,才更有效。
10.4 广告定位方式
内容相关意思是,用户在你的网页上看到的广告是根据你广告代码周围的文字内容来展示的相关广告。个性化意思是,用户看到的是因为用户在其他网站的行为导致的专门针对该用户显示的个性化广告。 所以,其实个性化的广告,是收入最高的,然后才是内容相关。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用户更有可能有消费意愿,广告主为了让用户最终达成消费,愿意出更多钱。
10.5 每百万 PV 广告费
按照每 100 万 PV 产生的广告费算,圈友 @哥飞 的几类网站数据如下: 瀑布流商品图片类网站:$9500/百万 PV; 秋玉米:$1656/百万PV; 趣味测试网站:$1053/百万 PV; Code4App 英文站:$970/百万 PV; Code4App 中文站:$233/百万 PV; 笑话、图片类网站:$204/百万 PV。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中文网站的点击单价就低,英文站的点击单价就高,还是要看网站的内容和用户群,内容离钱越近,价格就越高,用户群的购买欲望越强烈,价格也越高。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轻享栏目:做Adsense网站赚到3万美金的实操经验》
十一、做英文工具站有哪些注意事项
💡
章节概要
在海外市场掘金的过程中,机遇总是和风险并存,在这中间,做一个英文工具站会遇到无数的坑甚至失败。
本章节,我们汇总了圈友们英文工具站时沉淀下的经验和教训,来向你介绍一些在产品开发时需要注意的点,比如:
✅招人坑
✅业务流程坑
✅支付坑(大坑)
✅图标图像坑
✅推广坑
✅技术永远为思路服务
✅一直失败怎么办
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11.1 招人坑 @颜过
具体需求没有太多确定,就去招人,而且还是在国外平台上,一是 fiverr,二是 upwork 等 freelancer 平台。
有些事,只有你真正做过了,才知道这里的坑有多少。就像这个 Chrome 插件 PDFXYZ,看似简单,里面还有几个难点需要一定经验,或者是主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序员才能搞定。
而找老外做开发,你得 1,2,3,4,5........ 把实现细节拆分才行。要不然,加上时差,还有技术框架不熟悉(我的那些编程语言,算法套路基本都交还给大学老师了),这一来一回,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你要找老外做开发,一定得先列好细的需求,直接让他实现 code 就好了。要不然开发时间和进度会拖死你。最重要的是,多找几个来对比,多磨合几轮,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
开发时间对于小工具来说是个大坑,如果托得时间越久,那成本只增不减。也是相互一个磨合过程,开发这个活,还是技术优势来主导的,差一点,就真的需要时间去打磨,别无他法。
11.2 业务流程坑 @颜过
做小众市场先行原则:找别人已经赚了钱的需求,再深挖(最直接的是找差评,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你离变现不会太远。
有句话叫,你想学会游泳,你至少得下一次水吧,要不然动作再漂亮也没有什么用。先行原则,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即 pdf 这个大工具,周边其实是有很多需求的,用户基数也足够大,先积累种子用户,能收到第 1 块的用户那更好。再去拓展其它需求,赚钱是迟早的事。
先下水,那就直接先模仿,把核心需求实现,尤其是支付环节实现(chrome 插件之前还有 google pay 的支付,现在没有官方支付支持了,但是能接第 3 方,这里支付坑再展开讲一下)。
讲一下 PDFXYZ 这个小工具,核心需求,朋友 L 是用中间服务器来实现的,PDF 文件基本无损来承现了(即文件清晰度,因为 pdf 文档,要么是文字,要么是图片,还有其它格式合成的),即能满足客户真实需求,但这里面还有服务器上传下载的问题,还有文件大小的门槛(文件大,下载时间就长)。文件大了,插件的体验就极差了,因为会卡在那里,半天动不了,只有限制其大小,设置为 10M。
朋友 Y,是直接用 jsapi 来实现,但是文件下载下来就模糊(客户的核心需求实现还差一些),另外同样的,也是文件上传下载的问题,这种文件大小限制就大一些,为 30M。
11.3 支付坑(大坑)@颜过
国外的工具或一些需求,或产品,除了广告变现以外(Google Adsense);常用的变现方式:捐赠(paypal);还有通过分享产品等知识,用 affiliate 模式(分销赚佣金)来实现;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收费。
chrome 插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选择捐赠,或直接收费的方式。结果现在的 Paypal 账号是不支持国内账号的捐赠。
直接收费方式,因为 google pay 官方支付停止,但接受第 3 方支付。你可能直觉是 Paypal,但不好意思,虚拟产品,Paypal 不支持(应该大型软件会有收款白名单)。还有其他选择:stripe 等(但现在申请,又是门槛 N 高,申请下来,也会被封号的风险)。
现在收款,是先试的是 Sendowl(可以再转 Paypal,现在测试的结果,几十美金,通过 sendowl 付款链接,Paypal 是直接到帐的)。
因为 sendowl 是 web 端网页支付,插件端要有个支付回传(webhooks),确认用户已经支付成功。不做登录就可以整个本地的唯一标识 Key,当用户付款了,就生成一个标识 Key,保存到数据里(或者用户本地电脑缓存);另外最好手动或自动再发一下支付邮箱一封邮件,把其 Key 发给用户。如果用户卸载了,就可以用这个 Key 来识别。
另外插件内是不支持回传确认的,如下图,即卡死在那里,因为没有回传确认是否支付成功。朋友 Y 是直接用的单独新开浏览器标签页,让付款用户直接通过 sendowl 网页链接付款。
11.4 图标图像坑 @颜过
这个坑,估计大多数独立开发者,只有真的有一款小工具跑出来后才会意识到,但往往这个时候,估计你的款都有可能被扣光,如果造成侵权的话。
也许你没有碰到过,所以,看到这个坑,会不会有夸大的嫌疑。
真没有,想起 N 年前,第 1 次私模,做硅胶材质的汉堡制作工具,因为一家加拿大公司把这个细分类的常用词都注册成商标了,导致当时在亚马逊仓库的货、在途的、工厂生产的,都得换包装(还是彩盒),产品上的 LOGO 产品词得去掉,这样一处理,小几十万没有了...
11.5 推广坑 @颜过
因为是虚拟产品,直接 chrome 插件网页地址是可以投 google 的搜索广告,但是联盟广告是不行的,需要另外做网站,但 PDF 这个需求,其实投联盟广告是极好的,尤其是定点投放相关网站)。另外有尝试 native ads (zeropark, propellerads),google ads(直接 chrome 插件网页可投 google 搜索 + 智能广告),Bing ads 被否,Quora ads 被否。
暂时算是盲测阶段,没有安装统计代码(因为插件不同于网页,具体可参考https://developer.chrome.com/docs/extensions/mv2/tut_analytics/),google ads 也只是做了简单优化:需求地点(直接定位到城市)、设备(排除掉非电脑 PC 端)、keywords 直接上精确匹配.......
简单优化的数据,表现最好的区域为新加坡,0.5-0.7 美金一个安装,精细化优化,成本至少可以降一半以上。30% 的卸载(数据量基数不大),另外同类产品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是免费的,PDFXYZ 这个小工具性能也要再优化。安装率 45%,即差不多 2 个人看,有 1 个安装,即需求还是有的,流量也算精准。
下面的 20 年国外的一份统计表,值得你在 chrome 插件,初始预算要花到多少钱。到了 1000 的用户数,你基本算是脱颖而出,当然,现在 21 年,用户基数的标准提高了。如果按照前面的简单优化的单个安装成本 0.5-0.7 美金,你推广试错成本你至少得准备 500 美金,是不是突然发现这个事可以干那么一下子了。
内容来源:《Chrome 插件从 0 到 1 的试错经验》
11.6 一直失败怎么办 @刘小排
答案是:挺好的,你需要提高失败的速度,然后,继续尝试。
我很喜欢玩德州扑克。
最早的时候,我认为它是个数学游戏,它的获胜诀窍是“计算概率,只在赔率合适的时候下重注”。
一年后,我发现计算概率只是基础入门,大家都会算,我开始认为它的获胜诀窍是“meta game”。通过察言观色等方式,发现隐秘的线索,从而精准读取对手的牌。
https://www.thepokerbank.com/strategy/psychology/metagame/
再过了两年,我才意识到,它的获胜诀窍是“Mental Game”。 在长时间内保持情绪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https://howtoplaypokerinfo.com/poker-mental-game/
而要做到情绪稳定,你需要“打无记忆的牌”。
有人因为连续输了几把冤家牌,就变得情绪急躁。还有人以为连续赢了几把,手变得松,不把筹码当成筹码了,这都是业余玩家最常见的错误。
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过的事,无论是好是坏。你也改变不了这一次你拿到的手牌,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就是把忘记过去,不怨天尤人,把当前这手牌打到最好。
这和做产品的过程是何其相似啊!
有人因为做成功了一些产品,就变得飘了。这很常见 —— 你能说出几个,连续做了多个产品、连续获得多次成功的人的名字呢?不多吧? 就像某些rapper,还不出名的时候,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等他们成名了,换了大房子,就再也写不出来好作品了。
还有人因为连续做失败了一些项目,对自己的评价就变了,甚至还抑郁了。 这也很常见,生财有术里不少圈友就是这样。
他们都没有做到“打无记忆的牌”。
所以,如果你连续做了好几个产品、好几个项目,都失败了,你应该怎么办呢? 你应该从失败中学习,然后继续尝试,就像Peter Levels一样,就像职业德州扑克选手一样。
内容来源:《写给独立开发者:如何快速做出产品MVP》
十二、英文工具站案例分享
💡
章节概要
通过上面的 11 个模块,相信大家对英文工具站的大致玩法和思路都有了比较多的了解。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不同英文工具站的项目情况,我们特地在星球搜集了17 个比较完整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这里面有扫域名工具、代码聚合网站、图片网站、导数据工具、PDF 小工具、旅游网站、清除数据工具等等,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12.1 案例一:网页版扫域名工具:秋玉米 @哥飞
2009 年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桌面版的扫域名软件,用了几年,发现很好用。它能按要求生成各种组合的域名列表去逐个查询注册情况,并把未注册的标注出来。并且可以自定义词库,但是它本身没有自带词库,几年时间,我自己做了好几个词库,如拼音、区号、邮编、人名、水果名、动植物名等等。 2012 年 2 月底,我想其他玩域名的人也会有同样的需求,为什么不做一个网页版的扫域名工具出来呢,并且把我的词库都内置进去,就节省了大家自己搜集整理词库的时间,而且网页版随时随地想搜就搜。开发了两周左右,做了第一版出来,到 3 月 7 日 qiuyumi.com 就上线了,这个域名也是用那个桌面版软件扫出来的。
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到现在五年了,都没去花时间把第二版给做出来。我设想中的第二版需要有账户系统,用户可以自建词库,并且提交搜索需求之后就不用管了,有结果了直接通知给用户。还有定时任务,比如每天扫描一下某个组合,发现未注册域名也通知。另外围绕域名的各种需求,做更多更好用的工具补充到秋玉米上。 秋玉米从上线到19年,总 PV 应该在 380 万左右,平均每天两千多 PV。因为后面一直没增加新功能,也没有去推广,所以流量一直比较稳定。这就是一个小众人群使用的工具而已,流量做不大,赚点零花钱可以。而累计广告费却有六千二百多美元,相当于四万多一点人民币。相比于花费的精力,这个投入产出比倒是还可以。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轻享栏目:做Adsense网站赚到3万美金的实操经验》
12.2 案例二:面向程序员的代码聚合网站 @哥飞
还是 2012 年,那是秋玉米上线一个月后的 4 月 6 日,Code4App.com 上线了。Code4App 是一个给 iOS 开发人员用的代码下载网站,最初上线是因为我搭档自己就是一个 iOS 开发者,他以前是在 Oracle 做 JAVA 相关工作,对于 iOS 也是边学边开发。 学习期间他积攒了一百多份源代码,有实现某些功能的,有实现某些界面特效的。他发现想要实现某个功能的代码,只能通过搜索引擎,或者去各个论坛搜索下载,但是下载之前根本不知道代码是否有用,适合哪个系统,对于代码的使用方法也需要花时间摸索。 他就想,如果把每一份代码都测试一遍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代码的作用,写出代码的使用方法,并且给出代码运行效果截图,对于其他开发者一定有用,因为能够节省开发者时间。 然后我们几个分工,他负责整理代码,测试、截图、写描述。我开发网站,当时的实习设计师妹子设计了第一版界面。很快,我们花了两周多时间就把网站做出来了,并且把这一百多份代码都放到网站上面去了,Code4App 有了初始内容。 然后在 V2EX 发帖宣传了一下,大家都很喜欢,站长 Livid 还帮我们在 Twitter 上面发推做推荐了。 后来 7 月份,我们做了一个英文版,就是 Code4App.net 。没有任何宣传,只是在中文版底部放了英文版的链接,过段时间就慢慢被 Google 收录了。慢慢有 iOS 开发者通过搜索引擎来到网站,觉得网站好用之后,成为了网站的常客,并且在 StackOverflow 里边回答问题时,把我们英文版链接贴上去。外链越来越多的,这使得英文版在搜索引擎的权重越来越高,流量也不断变大。 对于中文版 Code4App ,为了体验,我们很克制,只是放了一段时间的广告用来测试广告点击情况,后来发现广告费不多之后,就撤掉了广告代码。后来遇到有人想要购买 Code4App ,而且开的价格我们也还接受,就把这个站给卖掉了。当时我们没有去分析英文版的广告数据,所以傻傻的把 .net 英文站也一并送给买家了。 中文版放广告期间的累计 PV 大概在 530 万左右,广告费才 1250 美元。而英文站从上线到卖掉,总流量大概才 480 万PV左右,但是广告费却有 4670 美元。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轻享栏目:做Adsense网站赚到3万美金的实操经验》
12.3 案例三:Pinterest/Fancy 图片网站 @哥飞
Pinterest 带火了瀑布流这种全新的网站布局,国内也出现了好多类似网站。我也想做一个类似网站,但是需要差异化。后来看到 Fancy.com 的出现,发现垂直类也许是一个机会。服务垂直人群的垂直网站,需要离钱近一点,那就引导用户分享购物网站上的商品图片吧。 为了测试,我从 eBay 用程序抓取了几千个商品的图片,做了个简单网站来展示这些图片,结果上线之后,发现数据很不错。搜索引擎收录很快,带来的流量也还可以,更主要是同样的流量,能赚更多的广告费,点击率一般,但是点击单价高。 继续分析发现,主要流量来自于图片搜索。那时候图片识别技术还没有像现在强大,搜索引擎对于图片的理解主要来自于网页上图片周围的文字,以及图片标签的 alt 和 title 等。我把 alt 和 title 都写了,而大多数网站都是不写的,或者随便乱写,所以我的页面就能够排到更前。 我调整了一下页面布局,使图片和网页 h1 靠近一些,这个靠近是指代码上而不是显示出来的效果。然后给标题分词,做索引,每个词做了一个页面,把含有这个词的商品图片全部展示到一起。事实证明,这样优化是有显著效果的。 这个时候,因为有其他事情要做,就没有去继续开发更完善的功能,比如账户系统,用户分享、收藏、点、评论等功能。 后来用这个简陋的网站程序,用不同的域名陆续做了几个网站,都是垂直类的,也就是一个域名下面只放一类商品图片。这几个网站,有婚纱类的,宠物用品类的,收藏品类(瓶子、钱币等),女性衣帽服饰类等。到了这一步,其实就可以算是垃圾站了,这些网站本身并不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但是那时候见有利可图,也就没管那么多。 这几个网站,因为不能很好的留住用户,没有多少回头客,只能靠搜索引擎带来流量,所以流量不太稳定。好的时候,某个类别的关键词刚好竞争不大,一上线就有流量,当月就有广告费,并且后面每个月广告费都增加不少。其中一个站前三个的广告费分别是 30 美元,60 美元,110 美元,然后后面就一直稳定在一百多一个月了。 最终这几个网站加起来累计流量才 140 万 PV 左右,但是广告费却有一万三千多美元。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轻享栏目:做Adsense网站赚到3万美金的实操经验》
12.4 案例四:上传图片,生成链接 @亦仁
分享一个赚美元的案例。 老英文站长可能比较熟悉这个工具:prnt.sc,在skype、twitter上很常见。 这个产品已经存在10年,不过产品功能仍然非常简单:上传图片,生成一个链接,可以在社交网络中通过链接的方式分享图片。 跟国内美篇有点像,上传多张图片生成图集,绕过朋友圈九张图片的限制。 这个简单的功能带来每天100万次的访问用户,200万次的PV,目前盈利方式是Google Adsense广告,按照1000PV带来2美金广告收入的值估算,这个网站每天带来约4000美金,每个月12万美金的收入,完全躺赚。 比较爽的点在于,这个产品天然带有裂变属性,生成的图片链接被传播到社交网络上后,又会带来新的用户。 类似的产品不少,现在做同样的功能很难再有这么大的量,不过在网上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对prnt.sc的吐槽,比如不支持批量上传图片生成分享链接,不支持上传图片生成二维码等。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一起赚美元专栏:prnt.sc》
12.5 案例五:一键导出 Shopify 店铺数据,借此数据开通新 Shopify 店铺的插件 @壹树
Shopify大航海计划中遇到这样的一个需求,他们做 Shopify+ 速卖通代发模式,建立站点的时候需要有一些评论数据,好显得自己的店铺更加真实可信。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插件,可以一键导出 Shopify 店铺数据,借此数据复制一个新的 Shopify 店铺,技术上很简单,但你猜这个插件有多赚钱? 我就知道参加这次航海计划的好几位成员买了付费版本。
【目前已下架】插件地址是: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shopify-product-scraper/deinfjdkjobfkjkgdonefkeegfkeekje
不过,可以在Chrome插件商店搜索:Shopify Product Scraper,目前还有其他插件可以参考。
截至 2019 年,用户是 2.6k,价格是每月 $9.99,付费率大概 5%,这种电商小插件留存比预想中要好。
内容来源:《浏览器插件》
12.6 案例六:围绕 PDF 制作相关小工具 @颜过
选哪个细分市场或需求,其实跟跨境选品一样,往往新人觉得是玄学,其实你真动手做了第 1 个小产品,然后慢慢就会有感觉,但是你整天想这想那,那很大概率,就没有然后的然后了。
其实这次小工具选品,也还是走了一些固有的思维的弯路,例如最早有两条大路,电商类小工具,或wp+woo 小工具,但其实等于没有,因为没有办法立马就干,还有开发人员的选择(在这里浪费了很多时间......后面再讲)。
最后,是一美国的做物流的朋友,她有个小需求,即pdf相关的需求,最后付费这里也是(半买半送,后面相关的 pdf 需求 PDFXYZ(暂时隐去插件名字,后面有公开,因为上架有一段时间),都会免费送给她一整套小插件使用)。付了两笔 49.99 美金(钱不多,但至少有个正向反馈,这个最重要)。
最终选 PDFXYZ 这个细分需求,还有几个原因,你可以细品一下,尤其是想做一个新市场,找个细分点,快速试一下,小成本跑通整个流程,即完成大于完美。当然还有 deadline 的作用(这个对于小众产品或市场,太重要了,开发进度一拖,各种成本就上来了)。
另外这个 PDF 需求,在 github 找到相关的实现源码(虽然是其它语言的,但对于 chrome 插件也是可以复用的),即可以借前人的轮子来用,加快整个进度。
PDF 各种需求,在国外市场是巨大的,直接 Google 一下,居然有 250 多亿的搜索结果。因为软件是边际效应的,你开发出来,其实后面的维护成本很低的。另外这个需求,也是为了先试 chrome 插件市场,还有积累原始的 pdf 需求的第 1 批种子用户。因为周边需求的拓展太多了。每个子功能,都是可以做成一个小工具的,即形成了小工具矩阵(是不是有点跨境的多账号味道了)。
内容来源:《Chrome插件从0到1的试错经验》
12.7 案例七:Instagram 中的中间件 @Seep
网站名叫 linktr.ee,网站的创始人 Alex Zaccaria 利用这个简单的网站,每年赚到大约 200 万美元。据 Alex 说,linktr.ee 在启动时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于营销推广,完全是靠自然传播获取用户的。
Instagram 有一个 “one link policy”,即在 Instagram 中,你是无法在你发的帖子中或其他任何地方放置链接的,唯一能够让你放置链接的地方只有你个人 profile 处的网站。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你的粉丝可以通过不同的链接跳转到不同的 landing page 是无法实现的(FB 广告投放除外)。
这个对于很多 IG 上的网红和商家来说很不友好。比如很多商家有自己的 Amazon 店铺、独立站,网红需要给不同的雇主带货、宣传,他们希望他们的粉丝能够跳转到不同的地方,而 IG 的政策限制了他们这样的行为。而 linktr.ee 就是抓住这个痛点。
linktr.ee 本质上就是一个 landing page,它帮助你生成中间页的网站,在中间页中你可以放不同网站的跳转链接,实现让你的粉丝跳转到不同的地方。linktr.ee 的 PRO 版,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数据追踪和页面装饰功能,帮助这些有烦恼的 IG 用户更好的追踪链接的效果和突出自身的品牌特色。
linktr.ee 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它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用户购买它的 PRO 版。
2020 年 10 月融资 1070 万美金 Linktree raises $10.7M for its lightweight, link-c... 2021 年 3 月融资 4500 万美金 ‘Link-in-bio’ company Linktree raises $45M Series ...
内容来源:《一个围绕Instagram赚美元的案例》
12.8 案例八:各大酒店协议代码集合网站 @静水流深
简单介绍下 Adsense,就是谷歌版的百度联盟,但是比百度联盟好 N 倍。主流玩法是流量主(以前可以用站长来表示,现在因为还有 UP 主,甚至 APP 里也可以内置谷歌的广告,所以统称流量主)卖流量给谷歌即可。
谷歌的广告简单到不需要你布置,一段自动广告代码会自动布置到你的媒体最佳位置,广告内容也会根据你的用户画像来生成。当然也有流量套利等玩法,这里不深入阐述,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谷歌版的百度联盟。
这里我放几个 Adsense 的图:
收入不多,每个月平均 $1000 美元左右,可能很多人问,这也太没意思了吧,才 5000 人民币一个月。但是我告诉您这只花了总计两个小时做出来的一个小项目,而且没有去管理,就这样了,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兴趣?
这个项目每年的成本除了一个域名的费用 $9 美元,服务器费用每个月 $5 美元,就没有其他成本了。
然后,我只需要用我的信用卡支付上述费用,我的银行付费接受来自谷歌 Adsense 的每个月的付款,设置信用卡自动还款,这就是一台自动赚钱机器,当然上面仅仅列举了 Adsense 的收入,还有一些其他广告联盟的收入,加起来就平均每个月 $1000 美元,持续了几年了,未来也一样。
网站地址:https://hotelcorporatecodes.com
为什么有流量?原因在于「hotel corporate codes」这个词在谷歌第一页的前三位,而且搜索的人不少。
内容来源:《3个单人就能做的赚钱案例,告诉你怎么通过互联网在海外淘金?》
12.9 案例九:旅游网站 @静水流深
这个案例中,我主要是分享以前做 3798.com 旅游网站的收入情况。
现在互联网的流量,都是各种巨头掌握,之前我就在广告中国说过,很多人看着做 Facebook 投放或者谷歌投放赚钱,但是没有人说过做投放的亏损超过 90% 吧?能够花得出去钱是第一步,但是优化还有杂七杂八的一些东西,你如果连一个网站都不会,你觉得哪怕机会同时给了所有人,赚钱的一定不会是你。
做网站往往是最便宜的起步,你可以平时上班,回家之后花个把小时维护下,然后就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发现谷歌 Adsense 以及一些广告联盟给的收入超过了你打工的收入,关键还是持续性的、被动的。
这个圈子里很难找到有人真正做过产品,以及日 PV 过几十万的大站,这个图就是当时做 3798.com,从零收入到光靠 Adsense 就可以过万美元收入的历史图:
为什么从 4 月才开始有收入?因为到 4 月才够有收入,网站是 2 月开始做的,这些数据都可以从网站历史工具里查得到的。而获得这个收入其实非常简单:https://loyaltylobby.com/
这是一个老外的网站,老外很勤奋,天天发布文章,而且量也少,每天一篇,于是我只需要每天用中文翻译他的文章,然后图片保存下来放在自己的网站上即可,要么就自己切个图。这样通常我每天半小时就做完了工作,唯一一点是全年 365 天基本上没有一天不工作。
如果某天这个博主偷懒,没有更新,那么我就跑到另外一个地方:https://boardingarea.com/
或者这里:https://www.flyertalk.com/
反正每天工作一小时以上都觉得累,后来网站人多了,就用 Discuz 把论坛搭建起来了,以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方式运营。高峰时候抢走了飞客论坛 67% 左右的流量,日发帖区间在 4000-10000 之间。
整个项目成本其实很低:
服务器用 2H4G 的阿里云服务器,后期 OSS 加上 CDN,然后数据库分离为云数据库,当时用阿里云比较早,很多价格比现在便宜得多,但是哪怕放到现在,每个月费用不会超过 2000 元人民币(对标高峰时期的收入,流量越大服务器成本越贵,但是越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收入还有来自 CJ 等广告联盟的收入:
原帖地址:https://ads.org.cn/thread-34407-1-1.html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以前的老教程,我个人觉得很多东西并未过时:https://ads.org.cn/forum-101-1.html
内容来源:《3个单人就能做的赚钱案例,告诉你怎么通过互联网在海外淘金?》
12.10 案例十:Drobox 同步盘扩容,做中间商 @真武
空手套白狼,使用 dropbox 赚了 1 万美元,这是我几年做的一个项目。
dropbox 是一个国外最早的同步盘服务,注册一个账号会有 2G 的免费空间。
邀请一个朋友注册,你和你的朋友会再得 1G 的空间,上限总容量是 18G,换句话说,你得邀请 16 个好友。
但好多人不愿意麻烦朋友,我自己有扩容的需求,就在万能的淘宝上花几元钱购买了一个扩容服务,其实商家也是通过虚拟机自动化完成的。
后来我一想,自己有这个需求,可能别人也有,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将目光移到了海外。
国外有一个网站,叫 fiverr.com,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是 5 美元,每成交一笔,网站抽成 1 美元。
我就在这个网站发布了 dropbox 扩容和卖现号的服务,标价 5 美元,成本是几元人民币。
接到订单让淘宝的商家去做,一单能赚 20 元左右,每天能轻松接个好几单。
后来我作死,发现了国外某网站的漏洞,使用了一个工具发了上千万条私信,推广我在 fiverr 上的商品链接,结果服务器被封,fiverr 上的商品链接被举报下架,但是那一天成交了 200 单,最后也顺利提现了。
现在想在 fiverr 上重操旧业,发现没法做了,竞争对手标价 25 美元,你标价 5 美元,对手使用恶意手段直接让你的链接和账号被封。
教训:虽然发现了一个商机,但是缺乏有效的引流手段,大部分是依赖平台自身的流量,导致规模没法做上去。
内容来源:《空手套白狼,使用dropbox赚了1万美元》
12.11 案例十一:GMass 定制化发送活动邮件 @阿杰
如果你习惯使用谷歌邮箱,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 GMass 这个工具。我在 StarterStory 平台上看到了这个工具作者的分享,他现在每个月有 20 万美元的营收。
主人公阿杰创业十几年,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和邮件相关的平台,经营10年后被收购,准备寻找下一个创业项目。当时他看到 Gmail 上开放了一个可以更快回复邮件的接口时,就给自己做了个内部小工具,便于自己更快地回复电子邮件,这也是 GMass 的原型。
因为手里有公司被收购留下的存款,他就把很大一部分技术都外包出去了;而刚好市面上又有一个现成的帮助开发者制作 Gmail 应用的代码库,就使得产品的开发特别简单。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就完成了 GMass 的雏形。
这个产品最初的功能特别明确:
如果你同时给多个人发邮件,你可以在邮件中放进一些「变量」,比如用 {FirstName} 表示收件人的名字,用 {LastName} 表示收件人的姓氏,这样就可以给每个人发出不同的定制化邮件,让收件人能在邮件中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个功能在产品发冷启动邮件的时候、或者做活动营销的时候都挺有用的。
产品的定位是:用来帮助创业者和销售人员更方便地发送冷启动和活动邮件。
他的产品发布过程堪称平平无奇,先跑到 Reddit 上发布了一下,又去 ProductHunt 上描述了一些内容,就直接上架到 Chrome 应用商店了。
不过,「早就是优势」,在他发布产品的时候,同类竞品还没有这么精致 —— 所以产品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这也强化了他的信心,决定把这个尝试性的产品当成一个完整业务来做。
他在输出文字的时候会忽略掉所有 SEO 的技术,专注提高内容质量,至少自己要觉得有趣,那时候他认为在内容上做 SEO 只不过是一些技巧性的手段,容易让价值感下跌;只不过如今回头看看直呼「真香」,现在觉得,其实是有内容价值足够、SEO 也能做好的双全之法,就算自己一时无法达成,也可以让其他人来创作。
除了内容运营,他从始至终还关注了另一个点 —— 投放。
他的营收始终会有一块是拿来做广告投放的,现在有 20 万美金的月营收,他会拿出至少 10% 来投放广告,长期算账下来是没少赚钱的,毕竟这个工具每单的利润空间本身就很高。
对这个产品而言,除了产品盈利外,平台数据的积累也是非常宝贵的资产。几年来通过这个工具发送的电子邮件已经超过 10 亿封,长期积累得来的邮件格式数据、不同行业邮件打开率数据、平台收件方设备数据等简直是邮件营销玩家的宝库,可以对很多用户特征一目了然。像是开了上帝视角。
而这个营收体量下,他的团队远程工作、分布在世界各地,总计约 20 人。
内容来源:《生财有术 #一起赚美元 栏目:GMass 定制化邮件案例》
12.12 案例十二:清除社交网络历史不当内容工具 Scrubber @麻瓜小小
今天介绍的案例是帮用户清除 “污点” 的 Scrubber,帮用户找到并清除自己社交网络历史中的 “不当” 内容(如脏话、关于毒品、酒精、性或政治的内容),可以创造 3,800 美元 / 月的收入。
包括用户发布的内容,用户给别人的评论,别人给用户的评论,提到用户的评论等。还有自定义关键词功能,可以标记出包含特定人名、职位或组织的内容。
Scrubber 解决的问题非常具有话题性,不仅人们会口口相传,媒体也愿意报道这样的东西,Scrubber 曾被 Cosmopolitan、华尔街日报和 Good Morning America 报道,这对产品的启动非常有用。
1、盈利方式:
用户可以免费注册,扫描出不当内容后,可以自行在社交网络帐号中找到并删除;如果怕麻烦或内容较多找起来麻烦,可以付费由 Scrubber 提供链接直接定位。另外如果用户想要在 Scrubber 每次技术升级后重新扫描一次,则需要月付一笔费用。(大多数用户付款扫描一次后会直接走掉)
值得一提的是,Scrubber 实际做的功能是 “帮用户找到不当信息”,删除仍然需要用户手动删除,这应该是因为 Facebook 等没有提供接口供第三方删除内容。但这种做法也是制作 MVP 的一种简化手段,甚至在设计一个完善产品时也可能会用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不一定完全等于 “提供的解决方案”。
2、想法&MVP&启动:
作者于 2017 年真正开始 Scrubber 的工作,而此时他已经产生这个想法 3 年了。这个想法是由一个叫 4SquareAnd7YearsAgo(现 Timehop:Timehop)的 APP 启发的,从那时他开始对 “Digital History” 这个概念感兴趣,他想到再过几十年,人们的 “Digital History” 会变得多么庞杂和难以管理。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女友,女友非常看好这个点子。她当时在读法律,她说她的一个同学非常担心自己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的一些不当言论会影响她今后的法律生涯。作者立马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做了一个原型拿给几个朋友看,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但作者又耽搁了一年没有发布。
一年后作者上线了网站,一个来自 Cosmopolitan 杂志 的作家不知怎么发现了网站并写了一篇文章,在 1 天之内为他带来了 10,000 个用户,Scrubber 就这样启动了。后来得益于人们的口口相传,网站又被华尔街日报和 Good Morning America 报道。
发布时间:2017 年
运营渠道:Clean up embarrassing posts from your Facebook, Tw...
流量概况:5,000UV / 月(2018.6-2018.8 均值),60% 流量来自老用户回访,30% 流量来自搜索引擎,但关键词为 "Scrubber" 相关内容。
盈利能力:3,800 美元 / 月(2017.4)
扩展阅读: Growing to $4,000/mo by Scrubbing Embarrassing Con...
内容来源:《案例分享:帮用户清除“污点”的Scrubber》
12.13 案例十三:卖 Notion 模板赚了 5w 美金 @infinity
1)什么是 Notion?什么是 Notion 模板?
其实很难用哪一类软件来简单地涵盖 Notion 所能做的事情,因为 Notion 是一款包含了,笔记、数据库、工作看板、日历、以及甚至多人协作的软件。
与其把它归类为某一种软件,不如说它是一个信息库,然后你可以通过它提供的各种功能来记录、管理、收集、追踪、呈现这些信息。
Notion 模板呢,简单来说是一个信息的体系,可以简单到纯文字的日记本,复杂到能管理整个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协作工具。
来看看 Notion 都能做成什么样:
这只是几个比较基础的模板,由于本文不是以介绍 Notion 为主,更强大的功能大家可以自行搜索,b 站和 知乎 都有不少 Notion 的狂热爱好者。
2)一个卖了 5 万多美元的 Notion 模板
先放几张截图看看这个叫 Newsletter OS 的 Notion 模板长什么样:
3)使用了哪些工具/平台?花了多少钱?
Notion - 主要内容的承载软件 - 免费
Figma - 设计工具 - 免费
Flaticon - 图标网站 - 免费
Gumroad - 电商平台 - 手续费(只有你赚了钱它才收费)
域名 - $8 / 年
4)上线两天就超一千多美元的营收,她做对了什么
① 产品定位好
有没有留意到这个 Notion 模板产品的名字叫什么?Newsletter OS!
OS 就是 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的意思。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买来就能很快上手成为 Newsletter 作者”。
前文说了,如果是模板,会显得很廉价;谁也不会为模板买单,即使会,单价也不高。厉害的是,这位创作者把自己的经验、工作流、以及最佳实践整合在了一个模板里,并刻意把产品叫“操作系统”,这样客户买的的就不是冰冷冷的模板,而是某个领域的“最佳实践”了。
另外 Newsletter (简报)创作也是国外很流行的打造个人 IP 的方式,并且非常主流;类似于博客,只是简报更突出订阅功能,这样简报的作者可以向订阅者推送新的内容。
在国内,叫微信公众号。哈哈哈
② 新冠带来的机遇
2020 年正是新冠席卷全球的一年,很多失业在家的人都有在网上创业的想法 - 开网店、做 Instagram / Tiktok 网红、等等。简报创作也是其中一个大类。
这算是碰上了风口,有准备做简报的人看到这样的产品都会愿意购买。另外定价并不算特别高,算是合理的价位。
(这个不算是她做对了的事,算她碰上的, 哈哈)
在坚持输出 6 个月内容后,她突然意识到或许其他简报作者能从她的简报运营经验中获益不少。然后她就将她自己用的 Notion 模板丰富了一些内容以及常用的资源,包装成了一个可售卖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在 Twitter 上做推广啦。对比起以前,现在这条推的传播效果是不是好了很多?
这一次她自己也没预想到会获得那么多的关注:
后面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上线两天就超千元美刀收入,这也算是完成了这个产品从 0 到 1 的阶段。
③ 产品实力强
如果说疫情是火箭的助推器,那产品就是火箭的主体。见过很多火箭发射,起飞是挺成功的,但飞到一半就炸了,前面的助推器再好,也是徒劳。
在 Gumroad 这个电商平台上,Newsletter OS 只有一个四星评分,其他都是满五分。
现在我相信在 Newsletter 的这个圈子里,但凡有新人进入,如果在网上问到了怎么开始 Newsletter 的写作,都一定会有人出来推荐 Janel 的这套系统。
④ 说服力极强的销售页面
我把 Janel 在商品页面上这个框架勾画了下来,基本回答了所有购买者可能会有的疑问。链接 -> https://janel.gumroad.com/l/newsletteros
Copies Sold: 1200+ - 已经卖了 1200 多份了
由于平台不会公布卖了多少份内容,所以她上来先直接给你一个有力的销售数据
Why did I create this? - 是什么驱使我去做这个“操作系统”?
因为正好自己有 Newsletter 的运营经历,这个就很顺理成章了,也很好增加了购买者的信任度
“I've spent 150+ hours working on it, so you don't have to spend time building it yourself.” 这句是点睛之笔,言下之意就是“我花了 150 多个小时做的这套系统,你花钱买了就省了 150 多个小时。”
You'll benefit from this if: - 如果你是以下几类人,你会从这个“操作系统”中有所收获
筛选人群,就直接告诉用户,哪类购买者会有收获;而不是想把产品卖给所有人
What's inside: - 这个“操作系统”里都有什么
内容都包含了什么,突出数字以及盈利,比如 130 种创作工具、20 种变现方式
What are people saying? - 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评价的
列出了优质的购买者评价,并附上他们的个人链接;用户可以自己看这些购买者的可信度/影响力
FAQs - 常见问题
这里就是其他小问题了,比如退款政策这种
⑤ 乘胜追击 + 持续经营
前面提到了“产品实力强”,各路大神都觉得这个产品好,愿意为她背书做推广。有人还把这个产品发到了知名的新产品发布网站 ProductHunt 上面,当天获得 400 多赞,目前总共获得 800 多个赞。在 ProductHunt 上能获得那么多赞是非常出色的成绩了,很多产品发上去完全无人问津。
获得那么好的成绩当然不能停下来准备躺赚,更是要快马加鞭抓住热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 Notion 模板,带来更多的收入。
Janel 也受邀做客了很多采访以及播客,通过这些媒体/播客本身的受众又更进一步地扩大了这个产品的知名度。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5)Newsletter OS 的从 0 到 1
作者最早也是线上小透明;我翻了翻她的 Twitter 记录,2020 年前的推都是流水帐,清一色 0 赞 0 评论 0 转发。2020 年 4 月是她第一次开始推广她的免费的简报产品(不是本文讨论的 Notion 模板),结果也是很惨淡,1 赞,1 评论(还是自己写的)。
但是,起码她开始了。
接下来的 6 个月,她都定期地输出简报内容,并在 Twitter 上以及一些在线社区,像 IndieHackers 这样的平台发问推文。在这 6 个月,她的简报也慢慢地涨到了 500 多位订阅者。虽然没有赚到很多钱(仅有一些赞助商)但是,这也为她带来了一些关注者以及简报的订阅者。
在 Twitter 这种社交平台,她除了用来推送自己的简报内容,也会分享她简报的数据:
时不时也会分享一些干货:
明显看到,她的推已经越来越受欢迎,虽然没有当时的粉丝数据;单从点赞数已经互动率来看,但就算是她个人 IP 的从 0 到 0.5 了吧。这都是在为后续产品的爆发作铺垫。
在创作简报内容时,她为更好地持续输出内容,用 Notion 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工作流/工作系统,从选题、调研、撰写到推广等。
在坚持输出 6 个月内容后,她突然意识到或许其他简报作者能从她的简报运营经验中获益不少。然后她就将她自己用的 Notion 模板丰富了一些内容以及常用的资源,包装成了一个可售卖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在 Twitter 上做推广啦。对比起以前,现在这条推的传播效果是不是好了很多?
这一次她自己也没预想到会获得那么多的关注:
后面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上线两天就超千元美刀收入,这也算是完成了这个产品从 0 到 1 的阶段。
内容来源:《卖 Notion 模板也能赚个 5 万多美元》
12.14 案例十四:动态资料静态化,有需求资料网页化 @阿杰
国平老師在《我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的文章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当你的行业有一些从固有数据库能查询到的数据,请把它网页化,去命中搜索引擎的关键词,然后这些流量就是你的。后来有人把QQ号码、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天气预报等等都网页化一遍,都是大量的流量。」
我这边附上几个我平时搜集的例子,分别是公司以及邮政编码 alltwcompany.com、twzipcode.com。
或是像这个网站一样,https://twedr.com/scmh/ 把散落各地不易阅读的医院开放时间、医生诊别资讯、看诊进度、交通资讯整理出来,集中在网站上,并且获取不少资讯。
最后,将API作为内容来源打造网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
内容来源:12月2日《在生财有术开启月入过万的工具站之旅》@阿杰
12.15 案例十五:无限流量的内容农场 @阿杰
小排老师曾经分享过《0资源,做出3个日UV过十万、7-8个日UV过万的网站,分享我获得无限网站流量的秘籍》这篇文章 https://t.zsxq.com/BeiemMB ,内容是探讨他如何创造无限流量。我建议还没看过这篇文章的圈友可以找间拜读一下,非常有启发。
我认为一个网站的流量上限,其实就是他可以获取多少关键字,而这些关键字又分别有多少流量。「总流量=关键字数量X个别关键字潜在流量」。所以要做一个有无限流量的网站,挑战就在于可以瞄准多少关键字、以及如何产出关键字需要的内容。
以下跟大家介绍两个无限流量的网站(注:大家可以参考「概念」,不一定非得要爬别人的资料。毕竟你在爬别人内容时,对方很有可能不允许。)
网站一名称:kknews、网址:https://kknews.cc/ 成绩:月流量破千万PV的内容农场
这边简单分析一下kknews成功的关键
1、做爬虫爬取微信公众号文章(微信有挡爬虫,所以一般来说搜不到微信的文章)
2、将文章内容简转繁后发布在网上(对搜寻引擎来说是最原创的内容)
3、文章与文章间有良好的关联(内部连结),且许多文章有质量不错(丰富的图文)
4、大量主题,涵盖了各种关键字
网站二名称:批踢踢(ptt)相关网站、网址:https://www.ptt.cc/bbs/index.html 成绩:总系列流量破千万
ptt这个网站是由台湾大学的学校管理,从数十年前发迹,现在依旧是台湾最大的线上论坛之一(类似美国的Reddit)。在上面会有大量的网民在各个不同的分类版面上发文,像是篮球、韩纵、美妆等等。里面可以说汇集了个主题中的各式问与答。
而关于做SEO或著是所有的网站,基本上都是为了「问答」所存在。所以PTT的内容是非常精华的存在。所以就有了
1、把Ptt根据各个分类分别爬出来(让内容聚焦在特定主题,对SEO有利)
2、爬取文章,但重新优化原先PTT的标题、描述等等
3、强化文章间的关联性(内部连结)
最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不同PTT的复制站(由不同人持有),许多复制站的流量都是破百万PV。
内容来源:12月2日《在生财有术开启月入过万的工具站之旅》@阿杰
12.16 案例十六:多语系工具站 @阿杰
网站名称:工具邦、网址:https://www.piliapp.com/ 、成绩:月流量破千万PV的多语系工具站
我个人认为做工具网站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关键字竞争强度,比单纯用文字可满足的内容低(会写程序又会SEO的人比较少
2、有机会可以透过多语系拓展流量(很多工具全世界通用
3、「比较」不容易受到Google zero-click策略的影响(Google会把搜寻的答案直接抓出来,导致使用者不点进页面.....)
4、工具网站有机会比内容站有更高的广告单价(因为画面更多点击操作,广告摆放位置也会有影响)
说到工具站,我最喜欢的例子是 piliapp.com(工具邦)的这个网站。这个网站每个月的PV数也是好几千万,而且工具站往往有机会比一般内容站创造更高的收入。(页面上有很多点击跟操作动作,使用者更有机会点击到广告)。
虽然工具邦这个网站的流量令人称羡,但最重要的重点是,这样的结果不是一蹴可几的。我其实几年前就开始陆续观察工具邦,那时候他的流量其实就已经非常高了,但我最近发现,他竟然还持续在改版他自己的网站(像是外观跟架构)。
很多时候这种工具站就是放著不管它了,因为我猜这网站的开发者一个月收入绝对是破十万美金(因为有许多欧美的流量,单价较高),但他还是不停的在开发,甚至一些比较小、冷僻的字他也持续在做,像是台湾捷运工具、数字大小写转换。
内容来源:12月2日《在生财有术开启月入过万的工具站之旅》@阿杰
12.17 案例十七:海外促销折扣站 @比浪Belone
1)海外促销折扣站的成绩:接近 2000 美金的亚马逊联盟收入
由于公司其中一个主要项目的原因,简单搭建了一个海外促销商品的展示网站。
实际就三个代码网页:首页、产品分类列表页、产品详情页,连界面都是简单结合了几个促销网站(slickdeals.net,myvipon.com)借鉴的,没有专门页面设计。
大概2天时间就搭建了这个网站,当时这个网站就是一个商品内容的展示,没有任何会员注册或者输入邮箱领折扣码的功能,连发放折扣码的功能都没做,纯商品展示。
后面我们想着别浪费了,就去申请了个亚马逊联盟,然后将联盟ID埋在产品的链接里,用户点击购买链接就带上我的联盟ID跳转到亚马逊购买,我们可以拿到佣金。
网站运行两个月左右,也没有进行什么管理,而且由于之前的项目不再需要这个促销商品网站,就更加彻底没管这个折扣网站,我记得大概当时这个时间段也挣了百来块美金吧。
不过,那时候是2019年提现有点麻烦,也没深入研究,亚马逊给把这些钱折合成礼品卡兑换码给我们了。
当时想着挣了点美元还没法提现,就更加没管理这个网站,过了一段时间收到了一封邮件,告诉我们联盟账号被封了,应该是多少天没达到多少销售额,具体也记不清了。
但还可以用原来的亚马逊账号重新注册联盟,当时只重新注册了美国站,没注意到其他国家站也全部被封了,其他国家没重新申请替换,相当于到现在也就少挣了一些钱,哈哈哈。
然后替换了新的亚马逊美国站的联盟ID后,基本上又彻底没管过这个网站了。
一直过了一年半左右,今年2022年2月底,进亚马逊联盟美国看站了一眼,发现有848美元(如下图所示)
这个时候,我们才想着怎么去把钱提现一下,经过这些年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亚马逊联盟支持派安盈P卡的提现了。
我赶紧注册了账号配置好提现账户,于2022年2月28日提现了人生中第一笔亚马逊给的美元,真真正正到了口袋里。
虽然收入了差不多6000元人民币,但是还是没有引起丝毫重视,哈哈。
因为这还是与自己公司主项目没关系,这点钱没有精力与动力去产生任何下大功夫的想法,本身自己主业项目一堆的杂事要忙。
唯一改变点的可能就是,去亚马逊联盟后台看佣金的次数稍微多点了,一周左右会看一眼数据。
截止上个月2022年11月,11月份收入还有186.21美金的收入
成绩不算耀眼,但是对于想挣到第1块钱美金的小小白来说,也算个路子。
2)小破促销网站月独立访客4.3W
这是2022年10月的数据,月独立访客突破在4.3万左右。
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深入学习过SEO,就简单看了几篇SEO招数的文章,就是给这个网站设置了每个产品页面单独的TKD,然后产品的链接带上了产品的标题(比如*-mechanical-gaming-keyboard-)。
然后在FB上分享的话有设置好的图文展示,另外就是生成自己的站点地图,也设置了定期生成,然后提交给了谷歌。
其他好像真的没什么了,时间太过久远也没上心,现在要分享这个东西,只好看看现在的网站和代码回想一下,可能不太全面,以前从来没考虑过SEO有多重要(坑爹,现在等于才开始学习入门)
3)挖掘需求的过程
这个真的没有去挖掘过产品需求,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因为一个其他的项目,误打误撞随意搞出来的一个网站。但是要谈这个话题,我就来想一想我能够简单思考到的。
促销打折算是个大众化需求吧,总是有人需要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经济环境,老外日子也紧巴巴的,能省点是点儿。
拼多多海外版TEMU上线这几个月多火爆,不过大众化的需求,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确实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促销网站。
但是促销网站只需要定期更新尽可能多的产品(基本上可以一键操作),和不断优化网站的SEO,不需要浪费什么精力,而且变现路径很清晰(直接佣金收入)。
如果新手有精力的话,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看似是个内容站,实际也相当于是个工具站的,内容的添加也可以用很多自动化方法,然后SEO搞流量的同时,多有精力的点多花点精力海外社媒搞流量也行。
如果后期流量大了,有了一键代发的自己的产品,有更多赚头的话,搞搞谷歌等广告投放也应该可以吧,随意畅想了,哈哈。
另外如果流量大了,还可以给卖家放站外单挣个中介费,之前看生财有术里面也有站外的圈友分享过。围绕促销网站的收费模式倒是还挺多。
4)过程中的经验和坑
当时系统设置了产品30天后自动下架不展示,导致产品减少了很多,当然付费转化少了很多。
由于网站没管理,导致证书到期了也不知道,结果导致老用户流量减少了不少,当然付费转化也少了,本来流量都起来了的,结果直接腰斩(如下图所示)
其他国家站点初期被统一封号了后,只重新申请了美国站,导致促销网站上其他的国家的产品等于白帮别人卖了,一分钱佣金都没有挣到,大家可以多注意自己的所有其他国家站点的联盟ID,一旦失效尽快补上,除非你不做这个国家产品,否则还是搞上多个挣钱的机会;
SEO 优化做的不足,自己没有系统学习过谷歌的SEO优化,当时只是看了一两篇文章,照着几个技巧改了一下,如果深入做好SEO的话应该流量数据会更好;
网站没有弄多语言站点,对那些小语种国家的用户不太友好,估计难以转化;
应该要带上博客功能,搞一些产品类别的排行榜的文章,可以尝试模板化,更方便谷歌收录搞点流量;
可以注册一些一键代发平台的网站,然后上一些那种产品,这样相当于卖自己的产品,应该挣得更多一些吧;
稍微做了些流量后,也可以发折扣码的时候要求买家输入邮箱,这样还可以后续邮件营销唤回老用户回购;
内容来源:12月5日《海外促销折扣站案例分享》@比浪Belone